第四十四章 将计就计
汪克凡听到这里,抬起头深深看了他一眼。</p>

  总的来说,汪克斌的分析大致还算靠谱,前半截虽然考虑的不是很全面,但也能说到点子上,真正打动汪克凡的,却是他的最后一句话——让谭啸钉在赣江大营,可以掩护汪晟!</p>

  清军现在已经亮出了底牌,就是要打岳州营的主意,他们费尽心机,组织了这场大规模的反攻,当然对岳州营势在必得。如果将计就计,把岳州营当做一根胡萝卜,在清军的眼前晃来晃去,肯定会吸引大量的清军南下,间接掩护了汪晟的行动。</p>

  这才是正确的选择!</p>

  强攻李成栋和蔺光远,急于打通和岳州营的联系。这种选择就算不是最差的,也绝对不是什么好办法,难怪让恭义营碰了个钉子!</p>

  “你说的不错。我有些急于求成了。”汪克凡心里一阵后悔。</p>

  清军起反攻后,给楚军造成了很大麻烦,在黄沙岗等好几个地方吃了亏,伤亡数字虽然还没有统计上来,但怎么都得达到四位数,这里面,汪克凡的指挥存在一定的失误。</p>

  穿越者并不是无所不能。以汪克凡的能力,指挥一直几千人的小部队,基本上都能游刃有余。进行敌我双方过十万人规模的大型会战,有时就会露出破绽。</p>

  当年他率领恭义营转战江西,救援隆武帝的战略意图一直保密到最后,总是以弱势一方去冲击清军的薄弱环节。灵活而机动。所以接连取得胜利……到了现在的南昌会战,楚军的战略意图一上来就非常明确,清军自然也会针锋相对,南昌城里的金声桓,不但对清军是一个负担,对楚军同样也是一个负担。</p>

  汪克凡为了给南昌解围,派汪晟迂回幕阜山,带走了一部分兵力。又把剩下的部队全部投入佯攻,才会造成后继无力。被清军打了一个反击。</p>

  如果当初收着点劲,没有把所有的部队铺开,八旗骑兵就不会这么轻易撕破楚军的防线。</p>

  如果在岳州营和樟树镇之间再设一个据点,派一支接应部队驻守,岳州营也不会这么危险。</p>

  如果放弃赣江东岸,把剩余的兵力都集中在西岸,现在也不会这么捉襟见肘……</p>

  太多的如果,让汪克凡觉得内疚,主帅出现一个微小的疏忽,只要被敌人抓住了,就会造成成百上千的牺牲。</p>

  这里面有一定的偶然因素,但打仗从来只看结果,不看客观原因,听说黄沙岗失守后,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