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一章 意气洋洋好风光——何腾蛟是唯一的主角
  ;</p>

  长沙之战再次验证了一个道理,在冷兵器战争,或者刚刚跨入热兵器门槛的火绳枪时代里,攻城战是最困难的。</p>

  尚可喜的四万大军一触即溃,徐勇不到一万的绿营兵却死守长沙,整整坚持了二十二天。</p>

  最开始的时候,是何腾蛟一家的人马在攻打长沙,还软硬兼施,使出各种手段不许其他明军染指,楚军和忠贞营连番激战,正需要休整,得了何腾蛟送来的米粮肉菜之后,就乐得好吃好喝的坐在后面看热闹。</p>

  王进才,牛忠孝,卢鼎,曹志建,郝摇旗等人轮番上阵,无不碰的头破血流。</p>

  徐勇当年是左良玉手下数得着的大将,和李过、袁宗第等人都掰过腕,虽然战绩败多胜少,但也不是王进才、郝摇旗这种偏将比得了的,总数不到一万的绿营兵几乎被他用到了极致,明军无论从哪个方向发起进攻,都会遭到清军的顽强抵抗,以至于何腾蛟开始怀疑情报有误,以为长沙城里还有更多的清军。</p>

  “督辅英明!”</p>

  王进才等人立刻顺坡下驴,在拍马屁的同时推卸自己的责任,只有郝摇旗提出不同意见:“这几天恶战下来,长沙城头上只有徐勇的旗号,并没见其他的鞑,城里最多也就是八千绿营兵……”</p>

  何腾蛟粗暴地打断了他:“哎——,鞑一向诡计多端,改换旗号有什么奇怪的,本宪这几日仔细研判。城最少有两万余清军。”</p>

  他手下的兵马各自为战,几员大将互不统属。何腾蛟只好赶鸭上架,亲自指挥攻打长沙的战斗,几天下来竟然有了感觉,觉得带兵打仗其实并不难,对自己的判断极为自信。</p>

  “督辅高见,徐勇也许还有帮手!”王进才立刻敲钉转角,把刚想张口反驳的郝摇旗堵了回去,反正话是何腾蛟说的。将来哪怕证明有错,也不会有人来追究责任,跟着附和几句没有任何风险,像郝摇旗这么较真才是冒傻气。</p>

  “……”</p>

  郝摇旗憋得脸通红,不停用眼神询问王进才,为什么要瞪着眼说瞎话,旗号关系到一支部队的指挥调度。改变之后会带来很多麻烦,只有在一些非常特殊的情况下才会这么做,在硬碰硬的守城战里改换旗号,纯属吃力不讨好,没人会这么做。</p>

  王进才却扭脸看向何腾蛟,根本不理他。</p>

  见大多数将领都赞同自己的看法。何腾蛟更加自信,不再理会郝摇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