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精锐到包头
��厂。</p>

  “跟小老弟的工厂比起来,启新根本不算什么,你知道么,水泥厂。对于的,不过是随手在西北建立的一个工厂。他现在似乎有新的工厂建设。”</p>

  冯玉祥一阵的默然,当时。他跟杨元钊相遇的时候,杨元钊所说的话,现在,似乎都一点点的实现了,反倒是他,却有些迷茫了,叹息一声,问道:“金铭,你详细的跟我说一下。到底去包头的情形是怎么样。”</p>

  王金铭简单的介绍了一遍,特别提到了包头的几个工厂,冯玉祥默然了,他是一个带兵的将领,自认天赋不错,也知道,他可以用手中的兵,为他争取到一切,可是从见到反杨元钊开始。他慢慢的变化了,兵并不代表一切,就那眼前来说吧,他如果不盘剥百姓。500个兵都很难的养活下来,更何况高强度的训练,无论是基础的体能训练。还是涉及,打炮。等诸多的训练,离开了钱。那是万万不能的</p>

  那基础体能训练吧,看似什么都不用之处,只是让人们在不停的去奔跑,可是要想士兵的身体不收亏,营养是必须要跟上的,一顿饭,饭要管饱,还要有肉,接近2000人的队伍,一次体能训练下来,最少要2头的200斤的大肥猪,还有2000斤以上的粮食,若干蔬菜,这是固定的,更何况射击训练,一次最少需要数万发,甚至是更多的子弹,他的士兵素质好,都是用子弹,用炮弹给喂出来的,如果不是有杨元钊的支持,他能够这样做么,优秀的军人,真的能够决定一切么?</p>

  养兵不易,哪怕是强如袁大人,也只能够养得起7万多人的北洋6镇,其中,还有他们这样出身于武卫军,游离在核心和嫡系之外的部队,真正的精锐,可能只有3万人不到,北洋是什么,是倾全国之力,建立的新式陆军,每年的投入巨大,北洋也无愧这个称号,多次在阅兵和展阅之中,为清廷争的一口气。</p>

  独自带兵的经历,让冯玉祥认识到了,真如杨元钊说的,革命党人根本就没有考虑太多,没有一个施政纲领,没有一个统一的军队,甚至是革命之后,中国的路想哪里走都没有考虑清楚,中国,远东这边的战争,还是一些小规模的战争,75炮都能够称之为重炮地方,在国外,德国的105炮已经配备到了团一级,75炮,早已经普及到营,师叔火力,是155炮,一个师,上百们的火炮,这才是真正的钢铁为例,北洋军别说是有没有,就算把所有的火炮集中到一起,也对不起,一炮下去,就是几十元,百炮,乃至千炮齐发,这样的投入,都让人受不了,一个对方怎么样,就算是北洋的后勤也会崩溃的。</p>

  科技和经济,带来了如此庞大的改变,这让冯玉祥惊叹的同时,对于革命的心态也松了下来,如果革命无法改变中国的现状,哪怕是推翻了清政府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