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瓜熟了
��,所以让朱厚照摘下了三十多颗来,朱厚照当时还叫嚷了老半天,方继藩几番解释,告诉他,结出的果并非是越多越好,一根苗,若是有多余的瓜藤,或是结出太多果,土地的肥力不足,反而因为营养不足,最终结出来的瓜多是多了,却大多长不太大,口感也是极差,一株苗留着两个果,最终结出两个瓜就已是极限。

  而现在,看着这一地的瓜,方继藩深吸一口气,也不禁感慨,真是不易啊,至少证明暖棚在冬日种植,是正确的,有了这个试验田,那么之后就可以进行推广了。

  其实在这个时代,冬天不是没有类似于暖棚的种植,譬如早在隋唐时,就有在温泉附近种菜的记录,甚至温室种黄瓜也早已有之了。

  不过这温泉旁种菜,其实意义并不大,因为温泉附近的土质往往肥力不足,种出来的菜,并不大。再者,古代的暖房,因为温度不足,不似方继藩这般,设置烟道,所以能种的,也不过是黄瓜之类的耐寒蔬菜罢了。

  至于似西瓜这等夏季才结果的瓜果,冬日种出来,便稀罕的很了。

  “这样的天气还能种出瓜”朱厚照一脸的傻乐,他是真开心,这些瓜,可都是他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其中的辛酸,可想而知,如今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候了。

  “这两个瓜,一个是送给母后的,给母后尝尝。”朱厚照指着冠军侯结出的两个瓜,接着又道“还有一个,是送去仁寿宫,曾祖母年纪大,牙口不好,可也得给她尝尝才好。”

  方继藩也捡了一个“这个给陛下”

  “不给”朱厚照眼睛眯着,顽固又执拗“到时卖给他。”

  “”

  “我们留一个吃吃试试,其他的呢”朱厚照看着方继藩。

  方继藩斩钉截铁地道“指望卖这几十个瓜,肯定挣不了银子,可最重要的是先打开销路,让咱们的瓜驰名京师,所以,卖而且还得高价的卖,得卖给京里最富贵的人家,等他们尝到了这稀罕的瓜之后,我们就可以在西山招募人手,搭建暖棚,扩大规模的种植,现腾出几千亩地来,不只要种瓜,还要尝试种一些其他的,总而言之,我们一步步的扩大生产,打出名头,正好,天气马上要热了,趁着这个夏季,先搭建几千亩暖棚,嗯这琉璃透光度倒是不错,不过,看来得弄玻璃了。”

  “玻璃是什么”听到一个新名词,朱厚照好奇地看着方继藩。

  眼下最重要的是,压缩成本,将成本压缩到最低,弄试验田,可以怎么奢侈怎么来,毕竟这只是验证,可真正的买卖,却是另一回事。

  至于玻璃是什么,方继藩也很难跟朱厚照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