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3 部分
��信我们能像兄弟般合作的。”

  尚秀芳大感兴趣的道:“秀芳尚是首次听到战场是最宜说法的地方,国师倒懂得选

  择,现在中土四分五裂,兵荒马乱,大草原各族更是没有一天的安宁。只不知何谓生死

  之道?”

  伏难陀法相庄严,此刻从任何一个角度看他,只能同意他是有道高人,而不会联想

  到他是魔僧与y贼。

  他露出倾神细听尚秀芳说话的神色,颌首道:“生死是每一个人必须经历的事,所

  以关乎到每一个人,无论帝王将相,贤愚不肖,都要面对这加诸他们身上无可逃避的命

  运。不过纵然事实如此,要我们去想像死亡,是近乎不可能的事。甚至生出错觉,认为

  自己会是例外,不会死去,遂对终会来临的死亡视如不见。我们若想掌握生死之道,首

  先要改变这可笑的想法。”

  徐子陵暗叫厉害,与四大圣僧相媲,伏难陀说法最能打动人心之处,是直接与每个

  人都有关系,平实近人又充满震撼性。比起来,四大圣僧的禅机佛语虽充盈智慧,但与

  一般人的想法终较为疏远,较为虚无缥缈,不合乎实际所需。

  此时可达志脸色y沉的回到厅内,打断伏难陀的法话,先来到徐子陵旁,压低声音

  道:“劝劝你的好兄弟吧!大汗对他已是非常宽容。”

  徐子陵还以为他和寇仲真的决裂,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耸肩作出个无能为力的表

  情,这比任何装神弄鬼,更能令人入信。

  尤其韩朝安等必自作聪明的以为可达志之所以要和寇仲到平台说私话,是要劝寇仲

  归附颉利,像刘武周、梁师都等人般作颉利的走狗。

  可达志再向拜紫亭告罪,道:“小将有急事处理,转头回来,大王不必等我。”

  说罢迳自离阁,连徐子陵也以为他是要把与寇仲谈不拢的消息,嘱手下送出去,其

  他人更不用说。

  可达志离开后,马吉笑道:“该轮到我和少帅说几句话哩!”

  说罢穿门往仍凭栏而立于平台处的寇仲走去。

  众人注意力回到伏难陀身上。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