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6 部分
去,终有一天要对仗沙场,教人扼腕兴叹。”
徐子陵皱眉道:“你们为何要c手到中原来,在历史上,从没有外族能在中原立足,顶
多是抢掠一番,而事后必遭报复,如此循环中休,於双方均无好处。”
突利沉默片晌,缓缓道:“这正是问题所在。子陵兄有否设身处地,站在我们的立场去
思考这个问题?”
徐子陵歉然道:“仔下因对贵国所知不多,故很难以可汗的立场去加以思索。”
突利讶道:“坦白说,这个问题我并非首次跟人谈上,但只有子陵兄才肯承认自己所知
的不足,其他人却像天下所有道理全都集中到他身上的样子,令人气愤。”
寇仲笑道:“令可汗气愤,可非说笑的一回事。”
突利叹道:“问题其实出在我们,每当汉族强大,就是我们噩梦开始的时刻。”
寇仲锐利的眼神不住搜索远近的山林原野,顺口问道:“那你们为何会分裂成东西两
国,所谓合则力强,而若非你们势成水火,我们现在亦不用给云帅赶得如丧家之犬。”
突利沉吟道:“表面的原因是出在人与人间的恩怨矛盾,只要多过一个人,就有恩怨
突,何况是以千万计的人。但更深入的原因,却是出於我们突厥人生活的方式,那亦是和汉
人的根本差异。”
顿了顿续道:“我们是逐水草而居的牧民族,备受天灾人祸的影响,流动性强,分散而
不稳定,地大人稀,无论多么强大的政权,对管治这样辽阔的士地仍有鞭长莫及之叹,所以
因利益引起突的事件从未间断过,分裂是常规,统一才不合理。”
这番条理分明,客观深刻的自我剖析,顿使寇仲和徐子f陵对这个从域外前来中原搞风
搞雨的突厥王族大为改观。
徐子陵岔开话题道:“休息够了吗?.不若继续行程如何?”
竟陵城出现前方地平处,朝阳在右方地平起,大地一片迷茫,霞气氤氲,在这秋冬之交
的时候,颇为罕有。
叁人脚步不停的疾赶百多路,都有筋疲力竭的感觉,此刻竟陵在望,大有松一口气的感
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