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 部分
必上下同心,人应如响,不疾而速,中土既安,远人自服。”

  秦川听得默然不语、好一会后才道:“徐兄以为世民兄之论如何?”

  徐子陵想不到他会忽然问起自己这旁人的意见来。哑然失笑道:“对为政小弟只是

  个门外汉,那有资格来评说世民兄。不过世民兄‘静中求治’的四字真言,却非常切合

  我的个性。大乱之后,只有去奢省费,与民休养生息,不违农时,才能促进生产,使民

  衣食有余。”

  秦川仍是面对空壁,沉声道:“昔日文帝杨坚登基,不也是厉行德政,谁料两世而

  亡,世民兄对此又有何看法。”

  李世民叹道:“秦兄此句正问在最关键处,只此已可知秦兄识见高明,非同等闲。

  未知我两人可否移座与秦兄面对续谈呢?”

  秦川笑道:“尝闻世子爱结交天下奇人异士,当然亦有容纳各种奇举异行的胸襟。

  区区一向独来独往,这么交谈最合区区心意,假若世民兄坚持要换另一种形式,区区只

  好告辞!”

  李世民向徐子陵作了个耸肩的动作,表示出无可奈何之意,微笑道:“我只是想一

  睹秦兄神采,既是如此,便依秦兄之言吧!”

  秦川淡然道:“早知世民兄不会强人所难,这么就请世民兄回答刚才的问题好了。”

  李世民不解道:“秦兄为何像是要考较我当皇帝的本领似的呢?”

  此语一出,徐子陵心中剧震,已猜到了秦川的真正身份。

  事实上秦川的身份一直呼之欲出,除了师妃暄外,谁有兴趣来问李世民这类有关治

  国的问题?

  她正在决定谁该是和氏璧的得主。

  秦川油然道:“良禽择木而栖,这么说世民兄满意吗?”

  李世民目光投到徐子陵脸上,显然从他的眼神变化中,察觉到他的异样,向他打了

  个征询意见的神色。

  徐子陵想起寇仲,心中暗叹一口气,点头表示李世民该坦诚回答。

  李世民默想片刻后,正容道:“致安之本,惟在得人。隋室之有开皇之盛,皆因文

  帝勤劳思政,每旦听朝,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