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
  见他作颠狂状,葛洪忙问:“道长之见是……”

  “自然之道无形,无形而能变化,是以变化无穷也!这东西虽无形,却是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与虚云僧完全相反的见解,令众人都不禁疑惑。敖岚笑道:“家父也是如此认为。可是到底哪一个才是正确,连我们也不知。所以才想听听诸位的意见。”

  大家一时也没有一个定论,吕洞宾及虚云僧都坚持自己是对的,争得面红耳热,差点演化成人身攻击。就在此时,一阵大笑打破了局面。这不识时务的大笑正是醉酒的苏曼殊发出。争论的二人同时一记眼刀向他砍去,可是后者完全不当一回事。

  “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苏曼殊拿起酒壶抑头饮酒。虚云僧一把抢下酒壶,怒道:“你这酒肉和尚,倒是把话说清楚!”本来和尚是不能饮酒的,那仙酿虚云僧是一滴未沾,可是这张狂和尚却喝了不少。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苏曼殊嘻嘻一笑,“自然之道,非色非空,至无而含至有,至虚而含至实。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虽然这话里混了佛教的话语及道教经文,乍听之下是完全相反,以为苏曼殊醉酒乱弹琴,但深思之下又会发现两种思想却是同一个意思。

  当敖家父子离开瑞芝堂时,天色已经暗下来了。华灯初上,山上各处的大型灯饰已经亮起,能仁寺入口处摆放的是“风调雨顺”;能仁寺停车场处摆放的是“童子闹春”;可憩大草坪摆放的是“大地之春”、“财神爷”和“欢乐翩翩”……红彤彤的灯笼伴着各式各样的灯饰,照亮了游人一张张笑脸,呈现一片欢乐融融的景象。

  天佑拉着父亲的手默默地跟着走,竟然对花灯不产生兴趣。发觉到孩子的不对劲,敖光低头问,“怎么啦?”

  “我在想刚才苏伯伯说的话。”

  “那么有什么感悟?”虽然不相信孩子能明白那么深奥的理论,但敖光仍有兴趣知道儿子的小脑袋明白了什么。

  “我们看到的空并不是‘空’,比如一个空盒子里就充满着空气。世间并不虚无,万物皆充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一件事物不可能突然消失的。它只是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一种形态。”

  敖光头顶出现一大滴汗,那和尚说的话可不是这个意思。和尚的意思是那颗蛋可能什么也不是,也可能化成任何形态,这就看持有者的意念。那是依靠持有者的愿望而孵化的东西,基本上是唯心主义的理论。

  可是他的‘天才’儿子似乎把将它理解为唯物主义理论了。看着孩子似乎想通了什么而辖然开朗的表情,敖光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