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38-3839落差和错位(求月票)
��得已,他不会突破底线,“你可以自己了解。”

  “那我先了解一下,再做决定好了,”陈太忠沉声回答——哥们儿不找你,照样问得到情况,你藏着掖着没意思。

  “唉,”李强轻喟一声。又低声嘀咕一句。“那你先了解情况吧,反正我也是为了阳州好……这一点你应该清楚。”

  “那是,您就是我学习的榜样,”陈太忠干笑一声,挂了电话,不屑地撇一撇嘴,我知道你是为阳州好,项目跑下来落不到北崇,哥们儿可就丢脸丢大发了。

  那么,他接下来的心不在焉。也真的太正常了,试想一下,不管是谁接了这么一个电话之后,对区区两百台小发电机的项目。怎么还可能有兴趣琢磨?

  好死不死的是,陈文选又在这个时候上门要钱,陈区长答应了明天给二十万。

  陈太忠是宣教部待过的人,知道那里的困顿,北崇固然是要低调发展,但适当的正面宣传也很有必要,然而下一刻,他就又找不到感觉了——低调发展?

  哥们儿下午的时候,考虑的是烟炕的贷款,一个烟炕两万块。三十个烟炕就是六十万,这点贷款,都让我有点纠结,现在又是宣教部长为二十万上门。

  可李书记打来的电话,谈的是六十个亿的项目——最少六十个亿。

  这种巨大的落差,导致陈太忠生出了强烈的错位感,他觉得换个人遇到这种情况,没准会疯掉,尼玛,在这种大起大落中。怎么能让人找得准位置和感觉?

  看着面前的三张面孔,想的却是那飘渺的巨大项目,直到这几位离开了他的视线,他才彻底地静下心来,考虑这个问题。

  毫无疑问。首先需要确定是谁要来,打听不到这个消息。别的不说,光是李强的嘲讽,他也吃不消,然而现在,年轻的区长看着手机发呆……这个消息该找谁问?

  以往他打听类似消息的途径,一般都是通过阴京华或者黄汉祥,可自从他在北崇沉下来做事,跟黄家的来往就极少了,很多时候,他都是通过其他的一些关系来办事,比如说x办的,比如说从蒙艺那里得到点消息。

  北崇现在的局面,基本上全是他胼手胝足地打拼出来的,要说对黄家有怨气,那是谈不上,但终究是在渐行渐远。

  那么……找岳黄河打听吗?陈太忠琢磨一下,觉得两人没这交情,也有点冒昧,而他在京城的朋友虽然多,但大都是相对某些部委,办事比较顺利的,这种打听首长行程的事情,就有点犯忌讳了。

  找方文吗?也不合适,李世路……这个倒是可以,他老爹好歹是个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