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87-3788借调的借调(求月票)
“照你这么说,你也是有正式编制的?”
“我肯定有正式编制,要不怎么借调?”刘骅讶然地看他一眼,“我的关系就在县教委……区教委。根本没给岗位。直接把我借调到屈沟小学了。”
“什么?”陈太忠听得眉头一皱,这事儿未免有点太滑稽了,“你去屈刀乡,也是借调?”
“是啊,”刘骅苦笑着一摊双手,“我是省师院93届的,留在朝田也不愁教个初中,毕业分配的时候,是从哪儿来回哪儿去,我才回来的。”
省师范学院以前是大专。现在专升本了,但也有专科,廖大宝心里清楚,93年毕业的大专生。在阳州确实还是很俏的,包分配铁饭碗啥的,那都没得说——算起来跟廖主任是一届的,廖主任是94年毕业的本科生,虽然落魄到跑黑车,但也好歹是在区政府混日子。
大专和本科差距不小,但是在那个年代,也没差到如此悬殊的地步。
刘骅能混成这个样子,真的是匪夷所思,廖大宝禁不住又要问一句。“派遣证把你派到哪儿了?”
“派遣证就是把我派到北崇教委,”刘骅苦笑着回答,“结果区里说下面乡镇缺老师,先把我借调过去,关系还在教委,这一借调……十年过去了,到现在也回不了区里,教委里认识我的人都没几个了。”
“借调以后又借调,”廖大宝哭笑不得地摇摇头,这个情况实在够奇葩。他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不是你说的那样,”陈太忠摇摇头,指出廖大宝认知错误的地方,“这是纪检委针对教委发出的借调函,刘骅在屈刀乡的借调。就算结束了。”
但是计委对纪检委的借调函,对方拉出这么个人来顶。也算借调以后又借调吧?廖主任不敢回嘴,只能心里暗暗地腹诽。
“屈刀我是不用再去了,但是现在……我还是没岗啊,”刘骅苦笑着一摊手,“陈区长,纪老师说了,我在乡里的十年,也算兢兢业业,他可以为我作证,要不是有他这句话,我也不敢来找您,我敢说一句……人一生最宝贵的青春,我全泼洒在屈刀乡了。”
“家是哪儿的?”陈区长放下酒瓶,点起一根烟来,也没散烟,就那么自顾自地抽起来。
“我父母现在在固城区,但是我户口在城关,”刘骅苦笑着回答,“老婆和孩子的户口,也都在城关。”
“你为了调回区里,想了不少办法吧?”陈太忠有点能理解对方的苦衷了,就像北崇毕业的学生不想回北崇一样,分到区里的人,被借调到下面乡镇,这一借调还是十年,搁给谁也受不了,屈刀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