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部分
��而且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把私下c作的痕迹掩藏在照章办事符合程序的说法之下。事情是人办的,只要还是那些人,问题就大不到哪里去。就是换人也不要紧,换的又不会是外星人,怕什么呢?

  张仲平说:“既然院党委、院审判委员会已经把这件事提上了议事日程,想必也就开始讨论过框架问题了,不知道到底是个什么盘子。”

  健哥说:“到目前为止,对执行局还是有利的。但是张总你也知道,现在的事情是很难说的,随意性很大,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变化。不过,初步的框架意见已经定了,就是先由执行局拿方案。司法技术处的主任姓董,叫董胜。有人喜欢取外号,在他的名字上加了一个字,叫董什么。我跟他的私交还是可以的,从来没叫过他的外号。在这件事情上我的态度是实事求是的,既不能说他懂什么,也不能说他不懂什么,只能说谈到评估和拍卖,他目前应该算是外行,没有什么发言权。上午我跟你打电话,也就是想跟你见见面,听听拍卖公司的意见,看这个盘子究竟怎么定比较好。”

  张仲平说:“首先当然是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从事省高院委托的拍卖业务不是儿戏,应该是这两个行业的精英企业才能入选,宁缺勿滥。我看可以从注册资金、成立时间、国家注册拍卖师人数、过去三年每年的拍卖成交额以及省拍卖行业评优等方面进行限定,能挑个三、五家就相当不错了。”

  健哥说:“咱们3d公司是什么具体情况呢?”

  张仲平说:“3d公司成立已经五年了,注册资金一千万,国家注册拍卖师三名,每年的拍卖成交额均在五千万以上,连续三年评为省里的先进拍卖企业。能够达到这个标准的,全省也就三、五家吧。”

  健哥点点头,说:“你这个思路很好呀,既然是择优选拨,没有一点硬指标怎么行?昨天开会,第一个回合我们是赢了的。董处长提出来,说市场经济时代就是利润摊薄的时代,说只集中在几家公司可能会出问题,一出问题就是大问题,所以只要证照齐全的拍卖企业都可以进来。被我当面顶了回去。全省有多少家拍卖公司?一百多家?市里呢?五、六十家。证照齐全简直是废话。证照不齐全,怎么经营?工商局那一关就过不了,主体资格不合法嘛。证照齐全的都让他进来,你有多少粥让人家喝?不进来没事,要是入了围,他的眼睛就会眼巴巴地盯着锅里的饭、碗里的汤。你还不能怪他,为什么呢,因为是你把人家的欲望挑起来的,他就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应该给他业务做。真要有业务了,这个关系也找你,那个关系也找你,这个领导也给你打电话,那个领导也给你批条子,你的精力就耗在平衡关系上了,哪还有时间去干正经事?不过,三、五家是不是也太少了?只占市里拍卖公司的二十分之一。太小了,很容易成为众知的,现在院领导有多少个?差不多十来个,有几个就已经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