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七章 河间的消息
��番皆为平戎所备?”

  李恪瘪了瘪嘴:“想得倒美,甲都是你的,剑我要分部分予轻骑。匈奴处缴来的铜剑无相,连切肉都费劲,如何杀敌?”

  苏角急道:“将军,平戎可以扩编呐!”

  李恪意味不明地扯出一笑。

  大秦常军皆有编数,并不是说有多少甲兵就可以扩多少军伍,苏角能脱口而出,显然是这些天,《无衣》唱惯了。

  他对此不多评价,把苏角一晾,就问陈平。

  “平君,运输给养虽说紧要,但也不需你们三人同来,何以兴师动众?”

  李左车拱手:“尊上,河间如今内外皆忙,一日三变。我等想着,趁此良机向您报一番军政,免得您对牧郡不掌究竟,便搭了横君的便车一道来了。”

  “哦?”李恪斜身一靠,颇感兴趣。

  李左车代表政班报曰:“耕区三县之中,塞上城、田俱成,堤渠二物同步西推,预计亦可在端月落定。塞上县如今居民二万七千户,分五城落户,辅以机耕,今岁秋收之时,塞上可望自给养民。”

  扶苏忍不住道了一声彩。

  河间民少,农户更少,李恪规划三县十五城时本就考虑了人口的增长和迁徒,暂时来说,一县五城足以安置全部农户,甚至各城空间还宽裕得很,根本不需考虑兴建乡里的问题。

  各城里坊已经开始整备饕餮了,以乡为单位,田啬夫领着各里田吏和遴选的耕农也开始在预留的设施地搭建管理区。

  河间郡广泛应用有大秦特色的集体生产大队模式,各人受田,乡级集农,辅以里肆作为集体企业的业务部,里坊作为集体企业的加工部,共盈共利,兼顾农工。

  工业上,墨家将作为上游,各里里坊为下游,商业上,三市集商为发端,各地分市为下游的工商蓝图愈见完整,只待开春,便可正式投入运营。

  此番从匈奴解救了七八万夏民,正可作为河间人口的新血和填充,前景一片光明,李恪归心似箭。

  然而他知道现在还不是回去的时候,关键之时,离大秦越远,对未来越好,相比渐入佳境的建设和政务,李恪更在意河间与乔巴山的军事状态。

  所以李恪没有过多地评价河间的发展,轻轻一笑,说:“政事稳健,宜缓宜定。平君,乔巴山如何?”

  陈平拱手回道:“十月之初,上将军与头曼再战于野,历三日,我大秦以十四万敌三十余万,胜,烧毁匈奴大营辎重,斩首约四万,自损万三千余。此后双方皆无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