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七章 李恪的显学体系
奏络绎不绝,尤其五日前,恪君与赫迟部戾马河阴会猎,我们才真正看出他的念头。”

  始皇帝摇了摇头,具体的计划他已经听蒙恬都说了,胆大妄为,也颇有吸引。他叫陈平进来,关键在于一些细节。蒙恬告诉他,除了公开的奏报,陈平手中或还有几份私密之信,交代了李恪对吞并一事的全部细节,只是蒙恬看不到而已。

  “平卿,恪卿所思,如实奏来。”

  “唯!”

  ……

  始皇帝三十四年,九月二十六……

  晃眼间,与赫迟部的会猎已过两旬,就像是行将入冬的天气,李恪也正处在一种青黄不接的状态当中。

  与戾马的密议为朔方部争取到了在杭锦原安生立命的根本,可若想将每一处飞地的价值都发挥出来,朔方部却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狼山大营、两座关城、杭锦亭、磴口渡,一座跨河的大型浮桥,还有让朔方部视线部分自给自足的关键,经营冬原。

  到处都需要人力,但李恪最缺的偏偏就是人力。

  从九原大规模调动民夫的动作会破坏他处心积虑建立起来的与戾马的互信关系,而仅仅凭借朔方部自有的人力,想要全面铺开又着实有些捉襟见肘。

  朔方部可用的人手并不多。

  兵出九原时,轻兵的数量是五千人,经过一场夜袭和四场兼并,轻兵数量大体持平,再算上精壮的牧人奴隶,总劳力数大概在六千左右。

  除开民夫,李恪还有数量相近的战兵和亲卫,不过目的不明的赵柏和彭越还在暗处搅动风云,他不敢轻易解除大营的武力。

  能用的人力只有六千,而依照规划,狼山上的工程就需要大约六千人,磴口两岸的需求是四千,杭锦亭一千,放牧和经营冬原又是一千保底,也就是说,人力的缺口足有一半。

  李恪把注意打到了乌鹤敖头上……

  这个以大秦宗室自居,一行想要让部落内附的奇怪夷狄欢天喜地地接受了李恪的条件。乌鹤部全体并入朔方部,以田横为首,并精兵三百,夏民、夷奴若干起行冬迁至纳林海子冬原,畜牧熬冬。

  这样操作的优势在于,乌鹤部有专业的放牧技术,抽调出来经营牧场的夏民和夷奴以老幼妇孺为住,基本不挤占李恪紧缺的劳力资源。

  而作为回报,李恪下令组建一率亲卫铁骑,由乌鹤敖任率长,柴武任率副。二人麾下百单八骑,一半选自乌鹤部,另一半则从夏奴中遴选精锐,弓马娴熟,士卒骁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