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二章 国以农本,以工强
圈是李恪的试点,远超过推进工程所需,构建在直道体系的总指城和外四处也是李恪的试点。

  这一点上,黄冲的眼光是准确的。

  但李恪并没有急着承认,也没有在脸上摆出诸如惊诧、惶恐的表情,他只是饶有兴致看着黄冲,用眼神鼓励他说下去。

  这个农户出身,与高官勋贵少有交往的年轻官僚收到了鼓励,兴奋得满脸涨红。

  他搓搓手,继续说道“大秦之郡,以郡守总揽,郡丞辅政,监御使掌监察,郡尉掌徭役。郡守、监御使、郡尉三者名为郡三官,可无论从职权还是秩级来说,皆是郡守一人独大。全郡上下无人可夺郡守之尊,除却不掌军权,其实与旧日诸侯无异!”

  “但夏子之法不同,你主张独立。监察掌政,执法掌法,财务掌仓,保卫掌军,总营主掌直道事务,一应琐碎皆过其手。此五官互有牵制,又各不统属,合则行使祭酒之事,分则无人可得独尊。”

  李恪笑了一下“冲君怕不是忘了我,我乃祭酒,形同郡守,正可以总揽全局。”

  “监察、执法不向祭酒负责,财务、保卫同时向祭酒与上级负责。五官之中,唯有总营需对祭酒唯命是从。我本以为夏子作茧自缚,直至将直道与郡治相类,才明白夏子的深谋。”黄冲站起来,朗声高谈,“监察司徒,执法司法,财物司空,保卫司马,总营统管郡中行政。如此一来,民、法、军、财皆属中央,郡守可决唯有行政,虽用之军、财,二者却不可尽控!”

  他转过身,向着李恪深深作揖“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冲尚韩非之法十余载,却从未想过真得其精髓者,不在法,在墨也!”

  李恪颇为复杂地看着面前躬身垂首的黄冲,怎么也想不到,第一个看明白自己想法的居然不是张迁,而是黄冲……

  难道身处在执法岗位,还能对法吏的智商和眼光有加成?

  他咂巴下嘴,扶起黄冲,用认真的嘴脸认真说“冲君,你偏题了。”

  “诶?”

  “我昨日设局,今日登门,为的都是根治直道上下这股因著书而起的乱象,而不是为了和你在密室谈什么大秦缺失和改良之法。所以我才说,你偏题了。”

  黄冲深深地皱起眉头。

  他如此开诚布公,李恪却摆明了顾左右而言他,这究竟是不信他,还是觉得提出改良的时机不成熟?

  亦或是……兼而有之?

  黄冲猜不明白,故试探问“夏子发起千人著书,究竟希望《国工》能够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