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一章 志在改秦
  在后世,李恪的这种行为有一个如雷贯耳的恶名,叫钓鱼。

  他让墨卫以自告失窃为名,絮絮叨叨弥指向渎职,斗殴两告,却一不具事,二不具名,按照秦律,这种妄言自然不可能立案,而失窃之事,反倒因为三言两语立案了。

  无指向性,失窃之事立而不得诊,无具实性,渎职,斗殴可诊而不得立。

  李恪精准切入秦律办案程序之软肋,用某种完全不具备现实意义的特例,把秦律之缺陷放大,鲜明,借此设局。又用心理学中常用的暗示法则,利用法吏们这几日的忙乱混淆了令史坛的记忆,让他误以为三件事都被立了案。

  执法处的错失由此被血淋淋地揭露在所有人面前。

  幸好李恪的目的并不在寻衅罪人,而他与黄冲旧识,两人间仅有的一点信任也足以让黄冲在第一时间认识到李恪的用意。

  令史坛被啐了一顿,轰出堂去,黄冲请李恪共叙内室,三天中,第一次不许书录的学子跟随。

  “贻笑大方啊……”

  内室里,黄冲借烹茶遮掩着尴尬,嘴里却忍不住感慨出声。

  李恪叹了口气:“微末伎俩,若使冲君不快,小弟告罪。”

  “夏子……我知夏子心秉公义。执法处是直道维系秩序之所在,如今著书事起,连执法处都乱作这团模样,其他地方可想而知。”

  “冲君明白我的苦心便好……”

  两人相视一眼,苦笑不言。茶烹好了,黄冲滤去姜沫茶碎,给李恪勺了一盏清汤,还往里头加了一块小小的蜂糖,喝起来,颇有些像后世的姜茶。

  “夏子的清茶淡雅风华,我却总饮不惯。还是老茶好,味浓提神,佐夜最佳。”

  “人各有喜好,我烹清茶,也不过是不喜繁琐,倒不曾想过会被士林视作风华。”

  黄冲深深看了李恪一眼:“你年轻,英俊,才华夺目,名传天下。士人慕你羡你,你之言行,俱是风华。”

  李恪大笑起来:“士人慕我之功名,我之言行才是风华,冲君一语中的!”

  尴尬冲散了,两人饮着茶,论起道。

  黄冲问:“夏子,在你眼中,著书、体国,二事孰重耶?”

  “无所谓轻重。”李恪的回答远在黄冲的意料之外,“著书者,士之本。书可传道,道可说君,君可强国,士志得彰,此著书之重。体国者,臣之本,君行国事,授业于臣,臣行于民,国兴民强,此体国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