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一章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br />   “山海者,天下也,非盐铁也。”李恪偷换了概念,却不给人回味的时间,“在我心中,白羽亭一旦启用,各里皆要占有一肆,用之以接单营生,此为集体经济。除此之外,天下商贾云聚于亭,各类物资必多用于工程,工程部量优而入,既省却运输之费,又便于优中选精,大利于国,这又叫招标采买。若是还有列肆剩下,酒肆、食肆、官舍各物,以官营,招闲农,以此成国民两利,这便是白羽亭的第三种经营方式,真正的官营经济。”

  众人听得目瞪口呆,张迁忍不住问:“市亭还可如此经营?”

  李恪反问:“迁君觉得何处不妥呢?”

  “集体……集体经济!各里皆占列肆,可营何事?”

  “山货、水产、布帛、手工,各里富有民力,由里中组织于农闲时产些物料,何愁无物可贾?”

  “可百姓自造,如何比得工匠所出,商贾所营?”

  李恪不屑地撇了撇嘴:“迁君听说过苦酒里吧?苦酒里数年前便开始经营集体工坊,到现在名声早已广传天下。若不是顾及农时,里中工坊的订单整年不愁有闲,你又听谁抱怨过质量不行?”

  张迁张了张嘴:“还有所得,所得之财如何分润?”

  李恪掰着指头,一条条说:“首先是里仓,一般占三成,专用于里中的修补、增建,当然还有工坊和列肆的维持。第二是按工计件,多劳多得,各入薪酬。其三就是分股了,凡里中籍民,平分共得。若我们能如此行事,工坊行商皆在官吏,乡里以农时为重,农忙则停贾,农闲则重贾,民不得安逸,却可得富庶,岂不是正合了商君之言?”

  “这……这……”

  眼看着张迁结结巴巴还有话说,牟定远却急得抓耳挠腮,急声插嘴:“尊上,此计可是楼烦县富强之法?”

  李恪点头,忽又摇头,他叹气说:“当年身在家乡之时,我尚且人微言轻,故楼烦县仅有集体工坊盛行,以代工为业,不似现在,各里还能有自己的列肆……”

  说到这儿,他突然想起后世极狗血的一句广告词。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卖家多卖钱,买家少花钱,这,便是白羽亭当行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