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零章 钜子的底气
  “直道……”

  始皇帝咀嚼着李恪的奏本,心里的感觉很有些一言难尽。

  李恪的构想好么?当然是好的。

  秦军征伐受困于辎重,始皇帝作为掌舵人,早有了一应的构思。事实上,他不仅要在北方修建驰道,在南方也要修建大量的驰道。

  只是这一切都不是现在该做的事。

  北方这两年的重心是长城,南方这几年的任务是大渠,而在中原,则是阿房宫、骊山陵,以及勾连六国旧地的道路工程。

  大秦的民力是有极限的,户籍人口总数不过三千余万,如今全国发徭发役早就超过了三百万,十丁抽一,这差不多就是大秦的极限。

  始皇帝不在乎老百姓过得好不好,法吏也不在乎黎庶究竟能不能活得下去,可作为统治者,他和法家都得保证这个国家可以正常地运行下去。

  别的不说,广袤的土地总需要耕种吧?

  没人种地,军队和官员吃什么?他始皇帝拿什么发饷,拿什么让百战百胜的秦军卖命?

  始皇帝深吸了一口气。

  始皇帝发现自己过分看重李恪了。

  出离大秦四十多年的墨家,还有这个十九岁就名噪天下的年轻人,他们用无数奇迹般的响动在始皇帝心中构建起一座大楼,让他下意识地以对丞相,甚至是商君的期盼来等待李恪的第一封奏疏。

  仔细想来,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

  始皇帝自嘲一笑,轻轻把面前的书简一卷。

  年轻人就是年轻人,让他在蒙毅手下锻炼几年,待琢磨成材,依旧可以委以大用。譬如说几年以后,让他主持北方驰道就是一种不错的思路……

  始皇帝已经在心里为李恪打好了分,敲敲书案,强大精神。

  “恪卿,驰道……直道确实于国有利,你且说说,你想如何操持?”

  李恪撇了撇嘴。

  他已经看出始皇帝状态的变化了,甚至在选定这一策前,他就知道始皇帝心中早有定计,毕竟历史上,直道就是这位和蒙恬一道操持出来的伟大工程。

  不过……我的想法,你真以为自己猜得清么?

  李恪自信一笑:“陛下,且耐心些。”势凌云霄

  “莫非恪卿尚有妙论?”

  “墨家从无妙论,唯有行法。”李恪从另一个袖子中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