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九章 直道
无奈地想,抬手又揖:“唯。”

  “恪卿且坐。”始皇帝展袖一摆,当即有侍从上来为李恪铺摆坐席,还是在始皇帝的对面。

  李恪正襟坐下,从袖袍中取出一卷简,双手恭送,置于绸案。

  侍从对着李恪一躬身,捧起绸案,恭送到始皇帝几上。

  始皇帝并未急着打开,他饶有兴致地敲打着书简,嘴角吊起一抹笑意:“这便是恪卿耗费两旬为朕备下的第一策?”

  “是。”

  “工耶?政耶?亦或军耶?”

  “允工允政,亦与军事有关。”

  “哦?”

  始皇帝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好奇,抖搂开,看到首简龙飞凤舞两个大字,曰【直道】。

  他皱了皱眉,抬起眼看着李恪:“恪卿,朕的疆土上有驰道、有县道,也有更小些的驿道,不知这直道又是何道?”

  李恪以手扶膝,朗声答道:“直者,不曲也,既名直道,自然是一条通途大路,与以往道路皆不一样。”

  “细细禀来。”

  “唯!”李恪深吸口气,“陛下应当听蒙将军说过,臣为戍卒时,曾不自量力向将军莫府递过一封谏书。”

  “朕记得。”始皇帝笑了笑,“是那封厕筹谏,是吧?”

  李恪对始皇帝的调笑毫不在意,坦然点头:“正是厕筹谏。在谏书中,我曾为将军出过一策,即以主力在阴山南麓牵制匈奴主力,遣偏师万余,向西绕过阴山,直扑匈奴发端之地,海日特米尼原。”

  始皇帝摇头道:“卿至今还对这一计念念不忘?”

  “非也。臣在定襄关与蒙将军畅谈,这才得知,大军辎重之匮。”李恪前倾起身子,跽坐,振声,“大军之弱,在弩矢不备,粮草不足,战车备件各有缺乏,高阙一战,若非司马校尉指挥若定,后军其实并无把握大胜。”

  始皇帝惊异道:“不想恬卿竟与你说了这般多。”

  李恪摇了摇头:“军中大事,蒙将军告诉我的并不算多。我身在定襄关中,每日见到辎重北去,重车必沦陷于野,不得已,每辆辎重仅起半数。然草原游牧居所不定,一支车队,护卫之人大抵多过押运之徒,一路上人吃马嚼,能有多少送至前线,其实可想而知。”

  始皇帝叹了口气:“秦军愈强,对辎重的依赖便愈大。想孝公之时,秦人赤膊酣战,所需兵器都敢从敌人身上去取。到惠王时,白起求战,亦敢于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