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二章 帝王之心
�,心性凉薄。”

  李恪疑惑道:“吕不韦对皇帝评价这般高?”

  吕雉苦笑:“你与家祖皆非常人,所思所想果然与凡俗不同。家中流传这段评价,皆以为家祖对皇帝怨言颇多,唯你听来,此中皆夸赞。”

  “帝王者天生便是孤家寡人,多疑、凉薄皆非过失。皇帝在位时一统六国,大秦却不曾生出震主的功臣,未尝与他这种脾性没有关系。千古一帝,名副其实啊!”

  吕雉掩嘴偷笑:“看来你对皇帝的评价,较家祖更高呢。”

  李恪摆了摆手:“不说我,继续说皇帝。扶苏此来你皆在旁陪侍,你以为,皇帝对我,善耶,恶耶?”

  “这便要看墨家对大秦有多重要了。”

  李恪的眼睛眯了起来。

  他听出了吕雉的言外之意,若是在始皇帝的眼中,墨家比李恪重要,那始皇帝此举便是善意,可墨家若在皇帝心中没有分量,那眼下种种奇怪应对,李恪便该小心了。

  李恪扪心自问,对始皇帝而言,自己与墨家孰轻孰重?

  墨家无疑是神秘的。

  她在最鼎盛的时候出秦而走,哪怕明眼人都知道她遭受了重创,但墨家相对独立的特性又让她掩盖了学派的衰弱。

  百年昌盛不是一夜之间就能丧尽的,今日的墨家依旧是显学,世间流传的,仍是她独步天下的机关秘术。

  相比之下,李恪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表现再出众也不可能比整个墨家的分量更重。

  大秦不缺年轻俊杰,如萧何、曹参、司马欣之流,在始皇帝之时都不过是基层小吏,足可见始皇帝手边根本就不缺治国理政之才,也没有太过急迫的求贤之心。

  李恪突然明白过来,始皇帝是在做局。

  他与扶苏交好,两人平日多有联络,兽犼、獏行让始皇帝知道他的机关天赋,这场匈奴之战又让始皇帝看到了他的谋算。

  在始皇帝眼中,他想必是极有可能继承钜子之位的,而一个未来的钜子,怎么想都比所谓的年轻俊杰贵重多了。

  李恪终于拨开了眼前的迷雾。

  始皇帝何以让扶苏宣诏,为何要特许扶苏关于獏行功绩的提议,扶苏何以会选在苦酒里宣诏,又何以日夜兼程,轻车简从……

  恍惚之中,李恪似乎看到了始皇帝的影子。

  皇帝高坐于陛,浑身都掩藏在黑雾之中,唯有那张嘴异常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