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五章 七星续命
�战定是因为地势不利,可他心里却清楚,无论是民军还是他手中的千余戍卒,在器械不备的情况下都不足以从正面击溃匈奴,若是真转到宽阔的杀场,匈奴有了马力可凭,战局只可能更偏向敌方,而不会对他有任何帮助。

  他摇头说道:“恪君不必心有顾忌。自元冈道一路行来,沿途十四五战,虽每战皆胜,但损兵亦达六七百人,远高于匈奴死伤。若不是你故弄玄虚抽兵来援,我早已无力再进了。”

  李恪摆了摆手,说:“入夜之后,炮击将止,军侯可乘机遣一军侵攻句注塞,争取打通与苏将军的联系。”

  “我当如何做?”司马欣虚心求教。

  李恪叹了口气:“眼下有一法,倒可让军侯轻松些许。”

  “恪君又有何妙法?”

  “并非甚妙法。”李恪轻声说道,“眼下离日落还有一个多时辰,如此算来,今日匈奴便要在炮火下煎熬五个时辰,其心中惶惶,军心必荡,军侯只需言明受降,当可省三分功力。”

  “受降?我等皆不通夷语,受降之事……”

  李恪眼前浮现出吕丁的身影,一时间,只觉得意兴阑珊:“去寻亭长亨吧,临治亭中,还是有不少商贾懂得夷语的,虽说不如我一友人精通,用来劝降,想来也够了。”

  司马欣大喜道:“既然恪君有精通夷语之友人……”

  “他死了。”李恪站起来,徐徐转身,“为我之谋,死于敌阵,眼下就葬在苦酒里外。为这场战事,我连最后一程都未能去送……”

  话犹未止,李恪却已飘然而走,辛凌瞥了呆若木鸡的司马欣一眼,一言不发,起身去追。

  两人一先一后回到高高的城楼,从这里足可以看到整个关城的凄惨景象,很多地方已经燃起了连片大火,甚至波及到句注塞下城两阶。这说明匈奴的士气下降到冰点,那一声接一声的“伽拉”,已经很难再将牧民们从隐蔽处唤出来,扑灭火情了。

  辛凌走近李恪身后,轻声说:“你心事颇重。”

  “只是突然想到一个故事,有位丞相以七星灯续命,从人问他何以如此,他说一声妄用水火,杀人盈野,故才寿数损尽。说起来,从善阳里算起,我也用火杀了许多人了……”李恪无奈一笑,“还有杀俘,似是有种说法,杀俘不祥是吧?”

  “是。”辛凌干脆地应了一声,皱着眉问,“那位丞相,可曾续得阳寿?”

  李恪哑然失笑:“一个没头没尾的故事,辛阿姊在意那些作甚?”

  “子墨子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