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三章 暗度陈仓
�驻足后退者,斩!”

  “架盾!盲进!”

  “弓手!射!”

  “山!山!山!哈!”

  “全军!掩杀!”

  ……

  这一战匈奴大败!

  迭巴部战死四百余,被俘百余,巴特如丧家之犬般领着残兵退回关城,城门紧闭,死守不出。

  民军方面的损失也并不比匈奴小。盾手在短兵交锋中战死百余,缺少防护的弓手更是在匈奴的箭雨下死伤近半,李恪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终于在关城之前立住阵脚,形成压迫之势。

  战线直推到魁伟的北墙城下,民军驻步,屏息待命。

  小小的楼烦道呈现出军史上极少见的混乱。

  李恪驻兵在北,虎视关城;苏角死守在东,无力突杀;太原郡的更卒在南面噤若寒蝉,不敢妄动;而被重重围困在正中的巴特不仅占据地利,更是手掌雄兵。

  接下来,要攻城么?

  所有人都等待着李恪的命令。

  即便民军远不具备攻城的能力,但只要李恪令下,他们便敢于冲锋!

  这是李恪用月余胜仗和戈兰部的毁灭喂养出来的志气!

  民军上下,皆求一战!

  这时,李恪命令部队驻停。

  猬集的民军在距离关城两三百步的地方停了下来,苦酒里的亲随驱赶着背负柴架的战马在队前列阵,数量足有两三百匹。

  除掉让司马欣带走的战马,这一次,李恪几乎把所有的马都赶到了前线,就是为了让巴特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

  民军开始在马群之后筑营。

  拖着伤腿的儒出现在军阵当中,从由养手下接过主持的工作。他驱使着从各地搜集的民夫运送木料进入谷道,当着匈奴的面开始以木料筑城。

  谁也不明白李恪打算干什么。

  民夫筑城,民军待命。他一面严防着巴特部的反击,一面让民夫快马加鞭,搭建框架。

  战事骤停了两日。

  两日之内,一座雄伟的框架渐渐成型。

  木质的城墙高五丈,超过楼烦道的关城高度。又因为地面不适合深挖建造地基,整体截面被造成梯形,外侧垂直,内侧倾斜,上宽两丈,下宽十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