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一章 袍泽之情
msp; “这有甚可想的。速速上报,着紧寻人呐!”

  ……

  盘桓于高台之间,李恪心里甚是纠结。

  脑海中现代人的思维正在不住否定买卖奴隶的行为,古人的理念却又觉得这种想法不可理喻,李恪与李恪在脑子里吵得不可开交,讽刺地是,居然还是秦代的那个李恪占据上风。

  理智些想,在官府主持人口买卖的朝代抵制人口买卖本就是一种无病shēn yin似的怜悯,而且家里确实缺人。

  严氏劳苦半生,李恪想为她找个手脚麻利,称心如意的侍奉;小穗儿一月开蒙,李恪想给他找个年岁尚幼,聪明伶俐的书童。开春在即,地里的农活也要人操持……

  反倒是他自己……李恪最想要的是一个设计助理,能够帮他分摊一些机械性的粗笨活计,就譬如双臂受伤那会儿由养三人承担的工作。

  然而这样的人物在墨家或许能找到不少,他若想在奴隶市场里淘出一个来,无异于痴人说梦。

  也就是说,要物色的臣妾是三大一小,以两人耕作,两人陪侍,耕作者以臣为佳,至于陪侍者……反正伺候严氏的肯定得是个妇人。

  李恪突然发掘出一个官办奴隶贸易的优点,那就是为了配合奴隶贸易,秦律并不限制蓄奴的数量。

  在大秦,蓄奴多寡只与个人的经济实力有关,与律法毫无关联,所谓官配臣妾,也仅仅意味着民爵之人可以在规定数目内向官府申领臣妾,且能够享受到不翻倍的口赋标准而已。

  譬如李恪如今拥有上造民爵,便有了两个官配臣妾的名额,其中一个登记了癃展的名字,所以他可以向官府再申领一个臣妾,也可以选择自行购买。而到了六月口赋之期,这两个臣妾是按照秦民标准收取口赋的,若是还有超出,则需要按双倍金额予以缴纳。

  正常的年景下,大秦的口赋一般在百五十钱上下,奴隶的标准价格则是成人四千三百钱,小孩儿两千五百钱,所以臣妾的价值大约在八金上下。

  对普通人家而言,官配的奴隶不需要支付购买的费用,其劳力价值也远超过口赋支出,所以足额蓄奴是很实惠的一种作法。但对乔迁之后的李大财主来说,区区三五十金算不得大事,挑选精干好用的劳力才是正办。

  可是亭中高台数十座,怎么知道哪家的奴隶精干听话呢?

  李恪不由把目光投向癃展。

  癃展微微一笑,轻声建议:“公子若是不知哪家臣妾可用,不若就去官肆挑选。有句注塞为其作保,想来贩售的隶人皆是做过调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