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四章 解图备事
  若是依序建设,每个阶段也就两三日的余地,根本就不足用,这让李恪等人绞尽了脑汁。

  直到辛凌遣人过来询问水车的架设时间,李恪这才有了思路。

  “儒君,我等规制出四个施工阶段,其中水车架设在三,四者中唯有其时间敷用,可是为何?”

  儒愣了一愣,说:“恪君岂不是明知故问?水车制作在正堂进行,假钜子言六七日可成,仅是架设半日即可,又不挤占工期,自然够用。”

  李恪抚掌大笑:“正是,水车制作与水车改制同步,仅仅架设不费时日,故而敷用。我在想,若是将水池、沙板、假山分作三层,各自制造,最终套连,十日可足用?”

  水车的架设方式给了李恪灵感,若是把整个水池当成一个巨大的俄罗斯套娃,最内层是水池本身,中层是沙土隔板,外层是假山外壳,层层相套。这样各个阶段可以独立进行制作,只需要腾出一两天来进行最终组装,时间不就宽裕了吗?

  在此之前,他把水池建设当成一个土建项目,先后顺序不可轻动。如今换一种思路想,他只需把水池当做一个园景机关,参考流水线作业的模式,分工组装,一切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

  李恪喜笑颜开,站起身打算去院里呼吸一下新鲜空气,由养突然提出反驳。

  “恪君奇思,不知可否想过假山分量几许?又该如何抬至丈余高度,套连在成型的水池上?叫数百上千人托举吗?”

  “此事……”李恪捂着嘴沉默下来。

  后世有大量的施工机械可以调用,把区区一个十几步长宽的假山调起平移根本就算不上问题,但在秦朝,这个问题却必须被正视。

  李恪记得石头的比重是一点六到二左右,也就是说一立方米的石块重量在一点六到两吨之间。

  计划中的假山是用碎石黏连,所用石材不会多,但是体积在那里,最小也不会小过两立方米,再加上分开制作必须有底板支撑……

  两两相加,李恪对这座假山的估重是四点五吨以下,也就是四千五百公斤,九千市斤,万八千斤!

  如何把一座万八千斤的假山吊起来,还要在空中平移,最后稳定地套在成型的水池上……

  儒在一旁叹气道:“可惜了恪君妙策!若是此地有兕蛛可用,何来此等麻烦……”

  “丝竹?”

  李恪有些疑惑,水池建设的问题都没搞定,儒这家伙怎么就念叨起配套工程来了。

  他皱着眉说:“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