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三章 木桶原理
�。”

  由养脸色一阵臊红,啜喏着后退,不再出声。

  终归还是免不了立威啊……

  李恪叹了口气,对着众人说道:“正如由养君所言,我等要做的,便是故弄玄虚!”

  “此图便是故弄玄虚?”

  李恪点点头道:“改建的水池分作三层。顶层悬空,形如月牙,用于遮掩泉眼位置;中层各占南北,又在顶层之下交通贯连,状若马蹄,是蓄水之所;底层则是用来搭建水车的直道,位在中线,连接出水。三池当中,矩池走水,马蹄池蓄水,月牙池就是为了遮掩机关,故弄玄虚。”

  “那我等如何控制溢水之处?”儒又问道。

  “有一种理论叫木桶原理,一个木桶之中,最短的木板决定水的高度,超出部分皆会在短板处溢出,这就是我们要做的。我们要将整座池打造成三只巨大木桶,各设短板。如此一来,水高、水向尽在掌握,趋之,如指臂使!”

  ……

  李恪对池塘的改建方案看似花哨,其实一点也不复杂。

  简而言之,就是以现有的池塘轮廓为基础,独立分隔出马蹄状和矩状两个蓄水结构,再额外添加一个月牙状的悬空结构,最终构成高低错落的三个独立蓄水池,也就是他口中的“木桶”。

  成型的水池自成落差,从马蹄池出水,落入矩池推动水轮,水轮将水提到月牙池,既能体现水车的提水功效,又能用月牙池的落水来掩盖马蹄池落水的响动,如往反复,流水不竭。

  整个方案中,最让李恪觉得难办的是痕迹掩饰问题。

  正如由养所说,行计最忌刻意而为,一旦叫人看出破绽,反倒成了画蛇添足的把戏。可是这么大规模的改建必定会留下许多掘土搭建产生的痕迹,都需要时间来慢慢抹消,而田啬夫囿十几日后就会过来,他们最缺的就是时间……

  改造之后的水池该怎样在短时间内掩盖住施工痕迹,看上去不刻意,不突兀,甚至还要浑然天成?

  李恪想不出来。

  幸亏李恪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三人之中的泰站了出来,并且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李恪也是在那时候才知道,看着沉默寡言的泰居然是传说中稷下墨学的信徒。

  在先秦,稷下学宫是个特别而神奇的地方,兼容并蓄,博采众长。

  百家学者在那里论辩交流,思维碰撞下诞生出来的新学说或多或少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