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水车之益
��

  秦朝的生产力水平与明朝根本就不可同日而语,想要如段续般搭建起这样一台庞然大物,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李恪举着笔呆了半晌,墨汁顺着笔尖滴落,污染简片,他却恍若未觉。

  严氏悄悄走了进来:“恪,该食飧了。”

  李恪猛然惊觉:“媪,怎么是您来唤我?展叔与小穗儿呢?”

  “他们已经来唤过你几次了。”严氏无可奈何道,“我儿到底在想些什么,竟会如此神不守舍?”

  “水车……”

  李恪轻轻叹了口气,竹筒倒豆子般把水车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两型水车的特点详详细细说给严氏听。

  说完,他遗憾道:“憨夫君与辛阿姊不知水车之难,更不知我等与汜家的渊源。我虽不忍他们徒劳无功,却苦于其他,只能看着他们白费力气。”

  严氏听得迷糊,轻声说道:“我儿可有把握制出水车?”

  “制出……此事难度不小,若是人力物力足备,大约有七成机会。”

  “若墨家自制如何?”

  “凭一份似是而非的草图吗?除非天爷庇佑,否则他们必败无疑。”李恪斩钉截铁道。

  “他们可知?”

  “或许知吧……”

  “那他们可会弃之不顾?”

  “辛阿姊的脾性……难!”

  严氏轻声笑了笑:“恪,为娘不懂水车为何物,可是为娘问你,水车若成,于国可有益?”

  “大河两岸,千里沃原,当然有益。”

  “水车若成,于民可有益?”

  “田地灌溉,旱涝保收,自然也有益。”

  “水车若成,于你可有益?”

  “于我……”李恪皱眉苦思半晌,“能不能大利千秋,青史留名我不知道,但大秦历来鼓励耕作创新,烈山镰,机关犼便换了上造爵位,水车一出……有益。”

  “于国、于民、于己皆有益,我儿若真做得,又为何不愿做?”

  “媪,你是不是忘了汜家?”李恪急道。

  “汜家如何?”严氏反问道,“我儿区区黔首之时,汜余可欺,郑家可欺。我儿爵止上造之时,县佐可欺,汜家可欺。但汜家也仅止于此了。若是我儿名满天下,他们又能耐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