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美洲之声
��了洪涛的想象。原本以为她至少需要半年时间,没想到只用了不到2个月就开张了。

  其实洪涛也犯了一个形式主义的错误,他脑子里一直以为像电台报社电视台这种玩意。建立起来会很难呢。光是广播出版的手续就得办上三两个月的,这还是在欧美国家里,要是放到中国,你这一辈子也别想了,还敢办私人电视台和报社国之重器岂有落入私人手中的道理

  可是他忘了一个问题,就是地域如果让莉莉在美国开设这么一个公司。她只能采取一个方式,就是去收购现成的。重新申请起来也很麻烦。可是到了伯利兹这种贫穷落后的中美洲小国家里,一架天线一个简易的录音间一个波段的使用许可证。一家私人电台就算成立了。然后你再找个播音员或者dj,就可以正式广播了,和那种大电台相比,唯一的区别就是广播天线的高度和发射机的功率大小问题。

  而报社相对来说稍微难一些,但是有了梅琳达这个内应,稍微花一点小钱钱,出版许可就到手了。腾出旅馆的地下室当印刷车间,找几个工人文字编辑啥的,放上纸就可以开印了。然后上街雇上一堆闲着没事儿的半大小伙子,给点工资就是自己的发行队伍。要什么自行车啊屁大点的伯利兹城,10个孩子靠脚就走遍了,只要你不在乎订阅费用,他们保证把你的报纸送到每一家人手里去。

  至于送得起送不起白送多长时间的问题,莉莉就不管了,那得听洪涛的决定。洪涛说了,先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等他们被美洲之声报上那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闻广告故事吸引之后,就不用发愁订阅数量了。现在的主要目的是挤垮当地最大的伯利兹时政报,然后把它用白菜价格收购过来,连新厂房新办公室都不用建了,直接搬家就ok。

  洪涛之所以有这么大把握,完全得益于互联网这个新生的神奇玩意。有了互联网,不管什么新闻趣事,都能从上面找到。而且洪涛手里有雅虎公司的控股权,还有雪燕大数据库公司,只要互联网上有的新闻,美洲之声报上就会有。别说伯利兹城里的一个小报纸,就算放到纽约和洛杉矶这种大城市里去,洪涛都能让一家新生的报社短时间内就发展起来。

  “还不错,只是这个纸张就没必要用这么好的了吧这是坐在华尔道夫饭店酒廊里的人才应该拿着的报纸,该省就省嘛,我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洪涛此时正坐在老鼠超人号的甲板上,一边欣赏着金字塔岛上的自然风光,一边看着手里的报纸,然后还一边咧嘴。

  自打工地开工之后,老鼠超人号就离开了伯利兹城的港口,回到了金字塔岛的深水码头上,原因只有一个,太吵了。而且老鼠超人号停在那里,白白占用了一个深水泊位,也很碍事,干脆还是离开得了。反正该做的事情也做得差不多了,太阳计划的第一步正有条不紊的展开,他在不在伯利兹城盯着,也是一个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