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节 春明园赴宴
emsp;不对啊!

  今天这是天子赐宴,凡有份儿前来的必定要穿官服才成,这人怎么这身儿打扮?

  走错那是肯定不会的,真有走错的根本到不了这里,早就被左羽林卫给拦下了。

  一愣之后再瞅瞅人,小吏顿时明白了。这么年轻、又是一身儒服,还能参加今天这场天子赐宴的,必定就只有那一位三番两次在洛阳搅起满天风浪的清河李行周了。

  既是认出了人,这负责迎宾导座的小吏顿时冷下脸来。走到李行周面前后也无寒暄见礼,甚至连话都没有一句,硬邦邦的转身将李行周领到他的座次后便即走了。

  对这小吏的冷淡李行周不过一笑而已,半点计较的心思都没有。跟这样的人计较犯不上啊。

  至于这礼部小吏如此冷淡的原因,李行周倒也知道。

  一年一度的科举可谓是天下瞩目的盛事,也最是一件肥差。

  原本这件肥差固定是由礼部把持,按照规矩,既是本部把持如此重要的事务,那部内上下人等总是能从其中多多少少获得一些利益的,似这样的小吏也不例外。

  这就好比后世那些握有重权的国家部委,且不说里边儿的工作人员,就是个看大门的只要占着本部门有权,多多少少也总能跟着沾点光,别的不说,这天南地北的好烟可是一一都尝遍了。

  随着李行周那一闹,生生把这件肥差从礼部给剥了出去。相对于其它的各部而言,礼部本就是六部里有名儿的清水衙门,科举再被剥走,这真不啻于割肉一般。

  小吏们原本的好处也随之就没有了,这些人本就眼皮子浅,岂能不厌恶他李行周的。

  再者,也因为李行周那次引领贡生暴动,不仅陈平安栽进去了,牵连着整个礼部也被好一番折腾。

  不管唐朝还是后世,也不管那个部门,只要一折腾起来,最累的始终是那些个具体干活的小吏员。

  又失好处又受累,皆因李行周而起。这种情况下,礼部小吏对他如此冷淡也就毫不意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