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节 崔白义的人头

  但这破天荒的举动却让百姓们心中实实在在感觉到受用,毕竟谁都喜欢被人看重。

  这边吏目们刚刚将皇榜的内容绍介完毕,那边厢就听贡院里发一声喊,随即又走出了一支几百人的队伍。

  这阵势跟月前那次何其相像!但刚刚听完皇榜内容并口口传开的百姓们却看不懂了。

  怎么又闹,不应该啊?

  月前那次闹事是因为科考弊情太重,愣生生把个皇榜变成了权贵榜。这一点前面那份天子诏令上都已经说的清清楚楚,两个考官儿也都是认罪了的。

  那种情况下贡生闹好歹占着理。

  但这一办”…分明不对劲嘛

  丙才百姓们可是听那些吏目解释的清清楚楚,这一回取中的这些个新进士里十个有九个都是跟大家一样的良人出身。

  家里无权无势的还能考中,这分明是人家的本事。

  能在一科要面取中这么多没权没势人家的子弟,可不就说明这回的两位主考官儿是清正有良心的吗?

  再说,这回的两个主考官里有一个就是上回吃过亏后领头闹事的,这样的人要是还靠不住,那……科举也就别办了。

  最后还有一条前些时传的沸沸扬扬的那些个科考章程,还有后来整个的考试过程,凡参加了考试的贡生们不都满口称赞嘛,怎么前面刚夸完这遭就又闹起来了?

  越想越是不对,百姓们琢磨来琢磨去,聪明人可就反应过来了,这是没考中的人在发泄怨气。

  这个一传开,百姓们明白的同时也摇头不已,这算什么事啊?

  十个指头还有长短,贡生们读书又怎么会一样?

  有念得好的就有念得不好的,朝廷这科举总不能把所有人都取中吧。

  这分明是无理取闹嘛

  得出这么个广为人接受的结论之后百姓们看待对待闹事贡生们的态度可就跟上回完全不一样了。

  尽管崔白义也接受了参加过上回暴乱贡生的建议行走之间不时高声呼告但其每一呼告,引来的不是围观百姓们的安静肃穆,更别说眼泪了。

  反而是一阵阵的笑声。

  他们呼告的声音越大,百姓们的笑声也就越大。

  其间还有无数百姓伸出手来指指点点着领头着崔白义的衣裳。

  崔白义这身衣裳好啊!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