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节 震惊天下的旨意
�吏们则是担心着朝廷会不会因为这次的事情责怪地方选人不当,如果要责怪处置又该是个什么章程?

  洛阳百姓,尤其是当日亲眼目睹了青衿洪流的百姓则是更关心那几个领头者的结局,尤其是那个悲呼着“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继而以赤手空拳的血肉之身向左羽林卫刀刃枪锋逼去的少年,他会是个什么结果?

  要知道,当日这些普通百姓们可是因为他那举动实实在在流了几行泪水的。对于曾经深深感动过自己的事或者人,人们总是更偏爱也更关注些。

  更别说这少年还是大半年来在整个洛阳卷起了一片风潮的人物。

  就不说别的,如今但凡去茶肆、在王家院中,甚或是兴艺坊的青楼走走逛逛不管是茶肆在王家院中里的歌女还是烟花青楼内的伎家,十个里至少总有五六个唱的是少年去岁轰动洛阳,一举将沈大娘子重新捧回大花魁宝座的曲子词。

  不知不觉之间,甚或在李行周自己都没意识到的情况下他居然就成子名人,而且还是随着贡生暴动的消息一起流传,最终必将名播天下的名人。

  是名人就总会有名人效应,这个不仅是后世,古代同样如此。

  譬如“天下皆唱谪仙曲”的《将进酒》李白,再譬如“凡有井水饮处,必能歌柳词”的《雨霖铃》柳永。

  所谓名人效应就是被人追逐关注,如今的李行周就正属于这种情形。

  至于皇城里各部寺监的官员小吏们他们看的东西和前面那些人又自不同。

  尤其是那些小吏们先关心的就是这回闹出这么大的事情铁定又有人该要昏大霉了。

  这番有些小阴暗的幸灾乐祸过后,便瞅着公事间的空闲三个五个的凑在一起,琢磨此事最终将扩大到什么程度,又有人能从这次的事件中获益上位。

  猜来猜去,评头论足,不亦乐乎

  李行周根本没意识到,就他那冲关一怒的举动居然给皇城小吏们了一个大大的“福利。”

  使得经常是沉闷的各处衙门这几天都生机活跃了不少。

  吏们一边紧紧的闭着嘴绝不在公开场合,尤其是有上官在场的情况下议论贡生暴乱之事。

  另一边则每天都会有意无意的往宫城里瞟上几眼,等待里面有最新消息传出。

  他们等待的时间远比想象中要短的多。

  前些日子看着似半还有些轻微倦政模样的圣神天子一旦动起来便是九天风云霹雳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