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节 花魁鱼幼薇
>   鱼幼薇嗔怪了一句,向站在门口处的丫头慵声道。

  “给里公子上鱼儿酒”

  “你那葡萄酿确是好酒,但今日便不为此,我也该来了”

  此时,鱼幼薇的头发已做成了漂亮的云环髻。对着镜子左右看看都极满意之后。

  花魁姑娘起身到了与李行周隔着一张小几的座处。

  自小几上的果子盒里挑挑拣拣了一枚杏脯含进口中,鱼幼薇含糊声道。

  “放心吧,补乡贡生名额之事已与我那好香火兄弟招呼过,这三两日就能安排你与礼部郎中面晤。”

  操办科考之事的是礼部主司,鱼幼薇口中的礼部郎中便是礼部主司的五品正印。

  而她的那个“香火兄弟”绿萝便是那个礼部郎中相处了数年的相好。

  虽然此事已经在意料之中,李行周听完还是心头一松。

  虽然李行周不觉得自己科举有是前途。

  但是,如今自己靠着清河大才子,靠着鱼幼薇这一条线。

  勉强算是进入洛阳城的上流社会了。

  有些资源,能用还是要用的。

  他扭过头啦,却看见鱼花魁笑的有些古怪。

  于是莫名奇妙的问道。

  “怎么了?”

  “倒也没怎么,只是我那香火兄弟非得红口白牙的编排你我,说什么要与我论契丹法,且让我如何是好?”

  鱼幼薇含笑说道。

  所谓“突厥法”是唐代烟花青楼间盛行的一种习俗。

  妓家们少至二三人,多至十四五人结群。

  随后盟誓拜为“香火兄弟”,彼此间以兄弟相称。

  如果有男子与这“香火兄弟”的那位女子相好。

  则香火兄弟中的其她伎家将依据那相好女子的行第对与她相好的男子施以妇人的称呼。

  “兄见呼为新妇,弟见呼为嫂”。

  这种颠倒的称呼方式已经够雷人了。

  更要命的是,某伎家若有了真心归属的情郎。

  其“香火兄弟”的伎家多要来与她这情郎做一夕之欢。

  云学“突厥法”,香火兄弟间又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