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节 流言飞鱼
人官员大都爱惜羽毛,如果自己的案子搞的沸沸扬扬,引起郡守大人的注意,他多少要顾及下民意。

  清河郡守宋义,最终听说了这件事,亲自到郡衙门口安抚众学子。

  宋义保证一定把此案重新公开审理,还那位才子一个公道,好劝歹劝,才把众学子劝散。

  不过让李行周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事情在文人学子那里引起这么大的轰动,还有学子去为自己请愿。

  其实如果流言只在市井中传播,是很难引起宋义的注意的,正是学子们群情激愤为李行周请愿,才最终引起了宋义的注意。

  其实连李行周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事情为何能在文人士子间迅速传播!

  毕竟有崔逾轮在这里,能不能传播开,还是个问题。

  要知道,在清河,如果不经过崔家的点头,任何人都是寸步难行。

  。。。

  。。。

  清河郡守宋义,已经五十余岁,但是在权力场上,也是摸爬滚打十几年的人了。

  自然能品咂出此事背后有人在推波助澜。

  只是不知,此事是单纯的是在为李行周这个才子伸张正义,还是背后有人想给自己个下马威?

  不过这几天市井流言,宋义也自有耳目来报,细细分析这些流言,似乎不可能是针对自己的。

  看来确实郡里里有人想整这个叫刘旭的才子,这些流言估计是想帮助他保住他的人散播出来的。

  宋义在清河本来就是个尴尬的地位,本来不愿意参合此事。

  毕竟,很多时候,他这个郡守还没有崔家的那位老祖宗有权威。

  直到后来,一个绿耳的年轻人拜访了他。

  宋义是文人出身,对李行周这样的少年英才,自然有几分的欣赏。

  再说此案,若如流言所说,寻常的市井斗殴,就被判流放几千里,发配崖州这样的九死一生的蛮荒之地,确实是太重了。

  自己既然答应重审此案,如果再判如此重刑,怕是那些百姓及学子仇恨,就会全部拉向自己身上啊。

  只是他搞不清楚是崔家的权势人物,到底是谁想整这个李行周呢?

  不过宋义仔细想想,自己无论如何也不可再判此重刑,不管是哪个权势人物想整这个李行周,自己也只能扫了他的面子了。

  把李行周判的如此重刑,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