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你盗我的盗将行。
子名士词曲相合,绚丽的画舫上不是传来一阵阵欢笑。

  名记们生存最为依靠的是名气,能在诗会上露脸无疑是最好的提高名气的方法。

  就比如清河有名的“二韵之争。”可是清河坊间热度最高的话题。

  名记的名气,主要是靠那些文人雅士捧出来的。

  所以跟清河有名的才子搞好关系,也是名记提高名气的重要手段。

  就比如柳韵的名气,就是被崔家大公子打起来的。

  毕竟诺大的清河只有一个柳韵。

  如果有出名才子给自己写首绝妙的诗词,自己谱上曲子唱出来,无疑能够最快的打响名气。

  而且那些才子,也希望自己的诗作,被人传唱。

  而这个时代没有后世那么多的传媒手段。

  青楼传唱基本就是仅有的也是最优的传媒推广手段。

  就比如柳三变,有井水处就有柳郎词。

  柳三变可是硬生生的被那些青楼姑娘捧出来的。

  这时的歌记都有相当才华的,不是什么人的诗作她们都会不计良莠地传唱的。

  比后世那些假唱的不知高出多少个水平来。

  当然,不入她们法眼的诗作,你求她们她们也懒得去唱。

  所以有时很大程度上,诗人还要有求于名记。

  通过当红名记的传唱,也是提高自己自己诗作知名度,提高自己才子名气的重要手段。

  而且这些名记经常能出入豪门,接触权贵。

  如果她要是唱了你的诗词,再对达官贵人介绍两句:

  “这是某某公子佳作,这位公子才学出众,文思敏捷,乃是一等一的人才。”

  就会把你的才子名气迅速传开了。

  有了这个机会,或许你还会得到某些达官贵人的赏识、推荐,从而平步青云。

  所以,才子名记二者互利,才子名记自是打得火热。

  再者,名记们如果从良,首选的也是那那些才子名士。

  而嫁给满身铜锈的商人则是他们最后最无奈的选择。

  宁为才子妾,不为商人妻,是这个时代的主流。

  要是才子一不小心中了状元,那更是小说话本的经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