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二罪并罚
>
当安息大军撤退之后,程闵经过一番询问,终于知道了事情的经过。
原来是贾诩的主意,贾诩本来是想让百步穿杨的老黄忠,来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可是老黄忠说什么都不干这种事,还说是什么小人行径。无奈之下只能找黄忠帐下的一个校尉来做了,听黄忠说这个校尉牛的一13,弓箭技术不在黄忠之下。
程闵马上接见了这个相当于救自己一命的恩人。
之下临时行宫中,一员校尉走了进来,跪拜道:“末将马忠,见过皇上!”
马忠?程闵一听这名字愣了一下了,三国里有好几个叫马忠的人,不过有一个马忠极其出名,号称三国第一神射手,就连以弓箭出名的黄忠和夏侯渊都要甘拜下风,毕竟夏侯渊的弓箭下没有射死一个名将,而黄忠也之射死了夏侯渊还是趁其不备的情况下,可是马忠则不一样啊。
程闵在后世无聊的时候看过一个帖子,题目是:三国走位最淫荡,意识最下流的人
大概内容是:
首先,我介绍的是魏国最有名气,也是在正史中唯一可以和五虎上将平起平坐的组合!所谓“五子良将”,指的是三国时曹操部下五员大将,他们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将上述五人的列传合为一传,并在评论中说道:“时之良将,五子(指上述五人)为先。”后人因称五人为“五子良将”。
先说乐进,字文谦。原是文官出身,后弃文从武,带兵有方,善于用计。曹操对其评价为‘虽古之名将不及也’。可惜晚年因轻敌被关羽擒获,遂降。被救回魏国后,惨遭曹操当众羞辱后吐血数斗而死。
庞德,字令明,西凉人,原为韩遂手下大将,有万夫不当之勇。与关羽决战时为表示必胜决心,一直背着自己的棺材指挥作战。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庞德抬棺战关羽。曾和关羽大战数十回合,后一箭射中关羽右臂。可惜后被周仓抓获,并被关羽杀死。
于禁,字文则,有勇有谋,被曹操视为心腹大将。其箭法也十分了得!后和张辽,李典一起镇守合肥,并斩杀吴国大将宋谦,“可惜后中躲在一旁的吴国马忠的暗箭而死。”
徐晃,字文顺,原为杨奉部将后中満宠离间之计投降曹操,使用一把宣花大斧。武艺高强,而且精通兵法。为人正直,与关羽关系很好。后与司马懿讨伐孟达时头中孟达数箭而死。
李典,字曼成,原为黄巾将领。后降曹,作战十分勇猛。曾和于禁,张辽一起镇守合肥。与张辽关系不好,后在讨伐马腾是被马超挑死。
张辽,字公台,五良子将之首。原为丁原将领�
原来是贾诩的主意,贾诩本来是想让百步穿杨的老黄忠,来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可是老黄忠说什么都不干这种事,还说是什么小人行径。无奈之下只能找黄忠帐下的一个校尉来做了,听黄忠说这个校尉牛的一13,弓箭技术不在黄忠之下。
程闵马上接见了这个相当于救自己一命的恩人。
之下临时行宫中,一员校尉走了进来,跪拜道:“末将马忠,见过皇上!”
马忠?程闵一听这名字愣了一下了,三国里有好几个叫马忠的人,不过有一个马忠极其出名,号称三国第一神射手,就连以弓箭出名的黄忠和夏侯渊都要甘拜下风,毕竟夏侯渊的弓箭下没有射死一个名将,而黄忠也之射死了夏侯渊还是趁其不备的情况下,可是马忠则不一样啊。
程闵在后世无聊的时候看过一个帖子,题目是:三国走位最淫荡,意识最下流的人
大概内容是:
首先,我介绍的是魏国最有名气,也是在正史中唯一可以和五虎上将平起平坐的组合!所谓“五子良将”,指的是三国时曹操部下五员大将,他们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将上述五人的列传合为一传,并在评论中说道:“时之良将,五子(指上述五人)为先。”后人因称五人为“五子良将”。
先说乐进,字文谦。原是文官出身,后弃文从武,带兵有方,善于用计。曹操对其评价为‘虽古之名将不及也’。可惜晚年因轻敌被关羽擒获,遂降。被救回魏国后,惨遭曹操当众羞辱后吐血数斗而死。
庞德,字令明,西凉人,原为韩遂手下大将,有万夫不当之勇。与关羽决战时为表示必胜决心,一直背着自己的棺材指挥作战。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庞德抬棺战关羽。曾和关羽大战数十回合,后一箭射中关羽右臂。可惜后被周仓抓获,并被关羽杀死。
于禁,字文则,有勇有谋,被曹操视为心腹大将。其箭法也十分了得!后和张辽,李典一起镇守合肥,并斩杀吴国大将宋谦,“可惜后中躲在一旁的吴国马忠的暗箭而死。”
徐晃,字文顺,原为杨奉部将后中満宠离间之计投降曹操,使用一把宣花大斧。武艺高强,而且精通兵法。为人正直,与关羽关系很好。后与司马懿讨伐孟达时头中孟达数箭而死。
李典,字曼成,原为黄巾将领。后降曹,作战十分勇猛。曾和于禁,张辽一起镇守合肥。与张辽关系不好,后在讨伐马腾是被马超挑死。
张辽,字公台,五良子将之首。原为丁原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