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变数
�,在蒋氏身边说着小话。黛玉也只是时不时的扫一眼赵梓清,便也不再多管她。

  等一场戏歇下了,宜景园外面便传来了动静,说是园子那边传了几首诗过来,请众位夫人姑娘点评一番。

  在中秋宫宴里,这便是老生常谈了。虽然黛玉并不觉得一首诗能看出什么品行来,但是架不住众位夫人们乐此不疲,想通过这些诗来猜测人。

  那女官一连念了上十首诗,都是以“月”为主题的。黛玉便跟着听了,转头便见赵梓清和念姐儿似乎没怎么听进去,二人头靠的更近了一些,声音愈发说的低不可闻。

  等那些诗念完,众人便“嗡嗡”的开始议论起来,又是评论又是下彩头说哪首诗能拔了头筹,气氛好不热闹。

  阮皇后便笑道:“各位夫人都这般有兴致,何不出来点评一番呢?”说着便点了几位姑娘和夫人上前来细细说了一番见解。

  这些诗都是由专人抄写的一份,未曾署名。阮皇后见她们意见不一,便说若是谁猜准了,她可是有赏赐的。

  黛玉去年还未出阁,贾敏让她装聋作哑,她便索性一声不吭,连头都甚少抬起。这一次,她倒是饶有兴致的看着,冷不防便听到了阮皇后让赵梓清和念姐儿上前去说话。

  黛玉和蒋氏相互看了一眼,蒋氏眸子一眯,便朝黛玉使了个眼色。二人都没有说话,只看着赵梓清和念姐儿并行着上前。

  护国公府和吴家虽然是军功起家,但是传到上几代的时候,族中便出了读书人。护国公府的二老爷赵时、吴家的三爷吴承业更是科举出身。

  因此家中的姑娘们都是要上家学的,要么便是请了先生来教,琴棋书画却也是略知一二的。都是看花容易画花难,作诗难,评诗并不算太难的事情,赵梓清和念姐儿虽然先前在说小话,却也是留心听了的,便你一言我一语的把十几首诗都简单提了个遍。

  到说哪首诗能拔头筹时,二人先是顾左右而言他了一番,最后又说好几首诗不相伯仲,倒是评不出来。若是真要凭,也只能有几个第一。

  黛玉微微松了一口气,赵梓清先前虽然胆子有些小,但好歹在跟在她身边半年,却也不会怯场了。况且又有念姐儿这个天生胆子大的在旁边,赵梓清似乎也镇定了不少。

  见赵梓清如今的样子,黛玉便想着还是要让赵梓清和念姐儿多相处,说不定念姐儿对赵梓清还能有一些影响。

  众人都以为这十几首诗不过是为中秋宫宴平添一些气氛罢了,后来才知道,这十几首诗,反而是中秋宫宴最大的变数。

  历来中秋宫宴男客那边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