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踌躇四顾
br />
  田旭练习庖丁三刀已经有了一年时间,如果再算上在药王斗里面的时间加成来,更有了超过两年的时间。

  他对庖丁三刀可以算是比较有悟性的,前两刀寻瑕抵隙和万物有间都是很快就练成了。只是这最后一招一直没有半点头绪。踌躇四顾这一招在庖丁三刀的刀谱中与前两招不同,并没有给出任何招式,而只是一大篇用刀的理论。

  田旭对这些理论早已记得纯熟,只是如何应用到刀法上却没有任何办法,直到刚刚使出那一刀。

  田旭回想刚刚切出那一刀的过程,当时他已经无路可退,他那一刀已经是最后的办法,是所谓不得不出的一刀。而对于那一刀如何使出,又砍向何处,他同样没有任何想法,惟一的想法就是这一刀不得不出,出刀的角度、速度、攻击的方位、时机却都是随手而为,仿佛自然就该如此一般。

  不错,就是本该如此的感觉。正如那《庄子.养生主》中所言:“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也就是完全凭感觉而出刀,完全就是本该如此的那种感觉,自然而然。

  这种感觉并非是学自那刀谱,而是来自他自己长时间用刀的感觉,同时也是来自于他自己的综合实力,当对刀术的技巧,对周围环境的了解,对敌人实力的侦测等方面都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才能厚积薄发,用出那一刀。

  以上所说各种条件,可谓是缺一不可,任何一点做不到,这一刀都用不出来。

  当那一刀用出来的时候,田旭自己甚至都不知道这一刀将攻向哪里,也不知道攻击的效果会如何,直到破去敌招,击伤敌人之后,才像一个看客一样看到这一招的整个过程。

  所谓“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便是这种感觉。

  而在“謋然已解”之后,那种一刀既出,有我无敌的感觉才姗姗而来,却已经是战斗结束之后的事了。

  有如此刀法,又有何人能敌?那“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的感觉便会自然而然地到来,而这也正是这一招名称的由来。

  不过话虽如此,田旭也明白,踌躇四顾这一招虽然极强,却也不是无敌的,最终还是要看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就像最后他与那仙王分身交手的一招,不也正是因此才没有获得最终胜利么?

  能够用出踌躇四顾这一招,证明田旭对这黑暗森林中的环境的认知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至少比起与他对战的仙界中人,只高不低了。而经过踌躇四顾这一招之后,田旭对周围情况的了解也进了一步,对仙界中人的了解更是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