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部分
正文 第四章

  在北京找工作,远比成都要难得多。这是林晓军和杨琳来京一个多月来的切身感受。

  一个多月来,他们穿梭于北京大大小小的人才招聘会不下十几场,然而竟没有一家单位表示愿意接收。通过网络发送出去的那一份份简历,也如石沉大海。那份制作精良的求职简历和那张红灿灿的毕业证书,却丝毫不能引起用人单位的注意。有的单位招聘主管,甚至连眼皮都不抬一下,就不屑一顾地把他们的简历扔在一边,这让林晓军非常难以接受。

  难道我的所学真的没用?偌大一个北京就容不下我?林晓军开始怀疑起自己的能力来。同时,他也后悔来北京。

  相比之下,杨琳要比他幸运得多,因为在不知不觉中,她钻进了吴涛为她设计的一个圈套之中。

  说是圈套,也只不过是一个善意的圈套。吴涛是这样想的:我要在她最困难的时候帮她一把。这样,她就会感恩,就会铭记我的好,我就会藉此俘获她的芳心……

  杨琳一直没有找到工作,她急在心里,吴涛却看在眼里。原来,他一直在默默地观察着她。

  一天傍晚,吴涛敲开了林晓军和杨琳卧室的门,十分关切地问道:“你们找到合适的工作了吗?”

  “没有呢,不好找啊。”林晓军和杨琳齐声答道。

  “噢。这样吧,小杨的忙也许我能帮上,我们公司正在招聘文员,我觉得你条件不错,明天跟我去试试吧。”

  吴涛的这番好意,令林晓军和杨琳非常感激。可他们哪里知道,吴涛对杨琳的别有用心才刚刚开始。

  第二天上午,杨琳就出现在吴涛那家公司的会议室。

  结果,她很幸运地被录用了。职务不是文员,而是公司公关部主任助理。这是公司胡总经理的决定,他认为杨琳适合在公关部发展。

  这个结果实在出乎吴涛的意料。

  意外之余,他的脸上还写满了得意。原因有三:其一,杨琳很顺利地成为他的同事,是借助于他,因此他颇有成就感;其二,公关部和市场营销部虽说是两个部门,但工作性质和内容有极其相同的地方,今后他们会有很多共事的机会;其三,不仅在单位能和杨琳抬头不见低头见,而且上下班还能和她成双入对。

  获得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杨琳打心眼里感激吴涛。当天晚上,她便和林晓军设宴招待他,一是为了感谢,二是为了庆祝。

  席间,吴涛表现得非常绅士,他频频给林晓军敬酒,时时给杨琳夹菜。他还无所不知地侃侃而谈,听得杨琳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