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2章 以教制教 以倭制倭
�所以僧兵大多数悍不畏死,再加上财富众多,所以一些僧寺就成为了强大的武力集团,在平安时代的末期,兴福寺、延历寺、东大寺等等僧院,就成为了这样的武力集团,和一般的军阀相比都不遑多让。</p>

  而到了天下更加大‘乱’的战国时代,社会矛盾更加‘激’化,僧寺势力也得到了更大的膨胀。以本愿寺为核心的一向宗势力,通过煽动信徒暴‘乱’,谋求建立的‘佛国’。在发动了多次暴‘乱’之后,一向宗成为了最庞大的寺社势力,统治着大片土地。</p>

  寺社势力的膨胀,很快就惹来了世俗界强人的忌惮,战国时代崛起的强人织田信长,开始谋求限制这些寺社的势力、剥夺他们的武装力量,很快就和一向宗产生了武力冲突。</p>

  在石山合战当中,本愿寺和盟友朝仓氏一起和织田信长决战,但是最后败于织田信长,一向宗也由此受到了绝大打击,各地的暴‘乱’也随之戛然而止。</p>

  在织田信长的野心下,其他寺社也遭遇了同样的打击,其中历史悠久、占有莫大财富而且在佛‘门’地位极高的延历寺,也因为屡屡不听从他的命令,而成为了他打击的重点目标。</p>

  他下令纵兵前往延历寺的本山比叡山,声言要把这座宗教圣山夷为平地。</p>

  在他的命令下,他的部下封锁一切下山通路,然后纵起大火,对延历寺开始了残酷的围歼战。传言本愿寺的根本中堂以下山王二十一社全被焚毁,包括僧侣、信徒在内约三四千人,不分男‘女’老幼,均惨遭屠杀。</p>

  火烧比叡山因此信长这一行为为众多寺社怨恨,并且送予他“第六天魔王”的称号。大家都传说织田信长因为信仰了南蛮传过来的洋教,所以才做下了这些疯狂之举——虽然其实信长并不是因为宗教信仰的缘故而做出这些行为的。</p>

  在织田信长死后,丰臣秀吉以及后来的德川家康相继统治日本,他们对寺社势力的做法不再那么‘激’进,但是暗地里还是以限制为主。</p>

  在持续三代人的打击之下,原本庞大的寺社势力开始烟消云散,寺社的土地和财富大部分落入到了幕府和各地的藩主之手。本愿寺则在德川家康的支持之下,出现了大分裂,再也无法对幕府的统治构成威胁。</p>

  由此也可以预想得到,原本的寺社势力应该也是对幕府十分不满。如果大汉打出一个消灭洋教,协助日本恢复信仰的纯洁,并且保证愿意让寺社恢复原本的财富和地位的话,这些寺社应该会心向大汉。</p>

  当听完了周璞的解释之后,赵松和严广陷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