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典故(过年好!)
帮人还真是心思大。”</p>

  接下来栾松却有意不谈这个话题了,却开始评点赵进他们穿着的铁甲,笑着说道:“你们穿着这东西实在,虽说钢铁比皮革棉花什么的都重,可什么锁子甲、皮甲、棉甲的,一层层叠放起来,周折弯绕,份量一点不轻,倒是你们这铁甲就是一层,可该防护的都能防护住。”</p>

  说到这里,边上的石满强却插话说道:“既然这么容易打造,咱们大明怎么不多打造点铁甲,不说别处,咱们徐州每年出铁可不少。”</p>

  “打造起来太花费功夫,而铁太实在了,而且这铁怎么也比棉花和皮子贵啊!”栾松笑着说道。</p>

  话没说明,不过大家都能听得明白,用铁的话费心费力,上下其手的机会也少,又是官家的勾当,谁也不愿意去多事。</p>

  这些典故趣闻,按说是排解枯燥行路的好材料,可大家听到这些事之后都感觉不太舒服,一时间气氛沉闷了下来。</p>

  赵进他们这支队伍,在城内就扎眼的很,出城之后走在官道上更是惹得路人侧目。眼下虽说还在正月,可上元已过,忙碌生计和走亲访友的人都是不少,看到这百余人的队伍大摇大摆的走在路上,而且都是全副武装,都是心惊肉跳,不知道这伙人要去干什么,更有人认得赵进一行人,这更是胆寒,纷纷猜测到底是谁要倒霉。</p>

  猜测归猜测,大家都是加快脚步,都要离这支队伍远一点,徐州地面上,或许偏远地方还没传到,临近的谁不知道死了上百个江湖亡命,几家被灭门了。</p>

  看到这个场面,栾松栾师父肃声说道:“虽说那齐家村距离不远,但咱们走的不紧不慢,那边肯定会得到消息,赵小哥,咱们应该加快赶路。”</p>

  虽说这话有些越界,但也是一番好意,赵进笑着说道:“咱们出城也没说去那里,齐家村也不知道咱们的目的,再说了,齐二奎知道更好,他要是敢跑,以后他也没脸在这片混了。”</p>

  栾松听到之后,愣了下才点点头,看到他这个反应,边上的吉香和刘勇彼此对视一眼,都明白对方的意思,赵进大哥敬重这栾松,这栾松还真就把大家当孩子来看,自家大哥怎么可能连这点小事就考虑不清楚。</p>

  徐州私盐,云山寺和几个徐州地面的巡检勾结,是最大一头,各处发卖官盐的地方都卖他们的私盐,而这齐二奎则是拿着小头,说是小头,总量也是很大,周围四里八乡,甚至临近府县的村镇,都是用齐二奎这边的私盐,他居中分发的地方就是齐家村。</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