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取巧
新来的那些少年看到这番景象,立刻推断出谁在这里说话算话。</p>
这一天,赵进打到八强就回去了,第二天中午知道,陈昇又拿了第一名。</p>
日子就这么过去了十五天,徐州又下了两场雪,天气愈发的寒冷,在这些日子里,货场上的少年数量翻了一倍。</p>
在这十五天里,陈昇拿了十次第一,石满强拿了三次,孙大雷拿了两次。</p>
比武的时间比从前缩短了很多,因为二十多个年纪小的孩童帮忙做裁判,很多比武可以同时举行。</p>
赵进每次都是到八强就离开,说来也巧,赵进和陈昇始终没有碰上,摸牌子的随意性太大了。</p>
比武已经进行了快有一个月,来参加的少年们对局面也大概有个判断,第一第二就是那么几个人,大家争得是前八和前四。</p>
徐州北关西货场的少年比武,现在已经有了些名气,城内争强好胜的少年都想过来试试,陈胖子太强,小铁匠太壮,孙胖子太胖,这已经是大家公认的。</p>
并不仅仅是陈昇和赵进学武会武,徐州这边武风昌盛,学武的少年不少,可来到这边也没占得了什么便宜。</p>
陈昇从小练武,这一个月实战经验大大丰富,而且这一个月他埋头苦练,生怕被人超过,从前为了好玩,现在为了争胜,心态完全不同,赵进的叔父赵振兴曾经点评了一句“陈昇可算是突飞猛进”。</p>
孙大雷家里富裕,在半个月前也请了个拳师教授,现在动作虽然还是慢,但越来越有章法,经常卖个破绽,把人引到跟前,然后动手。</p>
石满强和吉香、刘勇这些比较强的少年,家境都很不好,请人教授没那个条件,不知道谁开的头,每当赵进、陈昇两个人比武的时候,他们就聚精会神的看着,打完了还很诚恳的询问请教。</p>
陈昇觉得能传授给别人是很有面子的事情,赵进则热心帮忙,两个人都很细心很耐心的讲解。</p>
赵进心智成熟,学武的时间却短,即便加上当年打架的经验,所能讲解的也有限,陈昇练武时间不短,不过少年人不会有太深刻的理解,所以讲解的东西和赵进也差不多。</p>
能教授的东西少,可石满强他们学习的很用心,平时练的一样刻苦。</p>
没有放松的人,每个人都在努力的提高自己,所以举行了一个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