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去河内道否?
�外的,他们首先冲击的,是当地的县衙、府衙,大永的官员。成为他们首先击杀的对象。

  钱同式的是、这些百姓的凶残,令河内道的官员人人自危,生怕自己会成为下一个钱同式,珍惜性命,乃是每一个人的本能。往往在暴动刚开始的时候,这些官员就害怕逃走了。绝对不会留下来领导镇压平叛等事。

  河内道的政事,已经群龙无首。不管是当地的政务军令,还是朝廷的诏令旨意,都无法在河内道通行。换句话说,河内道已经完全失控。成为了一个无序无王的地方。

  这就是沈华善和江成海等官员在宣政殿上讨论的情况,有关河内道暴乱的所有情况,都一一向景兴帝报备。

  景兴帝听着臣下的汇报,脸色黑沉不已。暴乱而且还是席卷一道的大暴乱,这些遥远得只出现在史书中的字句,竟然在他登基刚半年的时候,就出现了

  这等于是一个晴天霹雳,直接将景兴帝劈得七浑八噩。他一下子就懵了。

  他从来都没有想过,这样的大暴乱会在他在位的时候出现。对于河内道,他只知道,有个河内道观察使钱同式,还有个河内卫大将军古大存,别的,就一概不知道了。

  如今,钱同式已经身死,古大存还带着士兵和暴民对抗,就胶着在晋州一地,拿暴动也一筹莫展。

  那么河内道的局势怎么办这么多的暴民,要怎么镇压七大道之一,已经暴乱,会不会影响到其余各道的政事军务会不会最终动摇自己的位置

  想到这里,景兴帝黑沉的脸色忍不住发白,良久,才强自镇定地问道:诸位爱卿,对于河内道的动乱,有何良策

  帝王严肃而慎重的声音在宣政殿内响起,传到了每一个朝臣的耳中。随即,不少朝臣都低下了头,帝王这句问话,他们不知道该如何作答。古大存领着十二万的士兵,都没能阻止局势的恶化,那么自己这些文臣有何办法

  兵部尚书郑棣桓出言应答:臣以为,当下以平乱为第一要事。当立即调遣江内卫的兵马,前去河内道平乱。平乱之后,才能赈灾,河内道的局势才能得到控制。因此,臣建议,立即成立招讨司,以江南卫士兵、河内卫士兵为招讨司力量,全力平叛

  郑棣桓的建议,是顺应河内道的局势的,也是符合军队应急机制的。每有大战事、大动乱,大永朝廷都会设立招讨司,只做一件事,那就是镇敌平乱

  随即,沈华善和江成海也出列赞同了郑棣桓的建议。设立招讨司,由招讨使带兵前去河内道平叛,这是控制河内道局势的唯一办法。

  宗正卿上官棠和鸿胪卿穆克己等官员也都纷纷出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