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君有疑
已经知道雅妃背后的人是你了。不过,就算知道是你,问题也不大。只要你抓住一点,他们就算再猜疑,一时也没有办法。

  卞传肃说道。他的脸长得周正,看着是一脸正气,说出这番话语,却总觉得有些违和。

  抓住一点是哪一点卞之和皱眉,听不出其中的深意。

  如今你已经是前四卿之一,又是先帝留下的顾命大臣。没有实质的证据,哪个可以动得了你你要抓住的,只有一点:帝心卞传肃的声音略微提了起来。

  只要成为皇帝的心腹纯臣,让帝王信你护你。不管有多少人想拉你下来,都不会轻易做到所以,你要想办法,让皇上对你言听计从卞传肃又补充说道

  言听计从听了卞传肃的话语,卞之和思考开了。纯臣的基调,他早前已经奠下了,特别是在召二王回京一事上,他是一力支持皇上的,相信这一点,皇上也有所感。但是仅仅是这样,还不够。

  要做到这一点,其实不难。把皇上看重的人挤下来,然后让皇上看见你的忠心,就可以了。这一点,我已有定计卞传肃正气的脸上,此刻是胸有成竹的表情。

  待卞之和听了父亲的定计之后,脸上焦急难看的脸色,渐渐平和起来。

  又是一日早朝之时,景兴帝高坐在宣政殿上,听着臣下的奏言。他的心情不怎么美妙,面色自然不怎么好看。

  宣政殿上,卞之和正在出列奏言,他说的,正是岭南捷报一事。韶县县令沈则高以奇策,瓦解了南越一族,还活捉了南越一族的大首领,并有两千俘虏。这对于沈则高来说,是一件奇功,对于大永来说,是一则大喜。

  故而卞之和奏言:臣等以为,韶县县令既能治理一县政事,还能活捉南越大首领,此等奇才,实乃朝廷之福。实应召回京兆,重重嘉奖,以扬我大永人才济济。

  他建议,召沈则高回京述职领功,顺便,将南越一族的大首领、俘虏们押解上京兆。此举,乃是扬大永国威,以便让更多的大永百姓、官员都知道岭南大捷报,更重要的是,新帝登基,即有这样一件大喜事,此也是大永福祉祥瑞;

  同时,他还奏言,对中书侍郎沈华善也应重赏,以赞其教子有方,因为沈则高,正是沈华善第三子,沈家满门人才,且忠君忠上,云云;

  卞之和的奏言一下,朝臣们的目光便集中在沈华善身上,心里都在想到,沈华善真太有福气了嫡长子沈则敬就不用说了,先前在西宁道立下那三道重功,如今他的第三子,区区一个韶县县令,也能立下这样的功劳,看着,真是让人眼红

  似乎,上天太眷顾沈家了,怎么这些奇功大事,都是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