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来了
�嫡长子一直都在广州,跟在许茂丰膝下,想必人貌品性都不差,这是一份好姻缘。

  宁姐姐,你可来了。上次你给我们讲的那个虬髯客的故事。还没有说完呢沈盈笑嘻嘻地说,她尚未及笄,性子最像沈蔡氏。

  上次沈宁给她讲了一个刺客故事,那也是她从应南图那里听来的,没想到她竟然极为喜欢,总是念叨着这一则。

  沈宁笑了笑,仿佛回到鉴华堂的时候,和沈宓、沈瑶等人一起相处时的情景。

  当年沈则高回京过年的时候,只带了沈余文和沈余韬两个儿子回去,沈宁还从来没有和沈静、沈盈这两个堂妹相处过,前世今生,对她们都没有什么具体的印象。

  现在来了韶县这里,才发觉这两个堂妹的品性都挺好。

  想必三叔也将沈家家风带到了岭南这里,又加上沈蔡氏也是出身文官之家,这样的父母,教出来的儿女,纵有缺点,也差不到哪里去。

  你身边的仆从可够若是用得不顺手,我这里还有几个机灵的,一时也能用得着的。来到韶县这里,可不许和三婶客气。在院中清点过嫁妆之后,沈蔡氏带着沈宁、沈静等人回到房间了。

  岭南这里的居所,和京兆颇为不同,虽然也是三进、两进的院落,每进之间,却没有垂花门这样的间隔,而是一块空地,上面摆着几盆花数,就当做是二进门、三进门了。

  这样的格局,在韶县这里称之为天井,这样的摆设,令沈宁感到很好奇。

  虽然她曾去过离京兆更远的西宁道,却觉得,西宁道的建筑格局,和京兆差不多,反而是岭南道这里的房屋,别具一格。

  多谢三婶了。我从京兆带来的仆从,已经不少了。况且院子里,本来就有当差的婆子丫鬟们,他们办事,也是妥帖的。况且院子里面,只有我和退之两个人,亦不想太过折腾,人手是够用的。

  沈宁将注意力从建筑风格那里转回来,这样笑着对沈蔡氏说道,谢过她的好意。沈蔡氏的两个儿子沈余文、沈余弼这些年在京兆求学,沈则敬和沈俞氏对他们也多有照顾提点,沈蔡氏感念这一点,对沈宁也很亲厚。

  在沈宁和沈蔡氏说着话时候,沈静和沈盈也在打量着沈宁。这个堂姐的名字,她们早就听说过,毕竟,她是伯父唯一的嫡女,又是她们这一辈中,年纪最长的,嫡长女,受到的关注,总会多一些。

  原本以为,这个堂姐定是那种高高在上又带着些许骄傲冷然,毕竟,岭南官家的嫡长女,她们也见得多了,大多都是这副表情。

  却没有想到,这个堂姐,会是这样平和呃,怎么说呢,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