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九章 生机
br />
  自己是李家的嫡枝嫡长,没有人能爬到我头上去

  且不管李惠山是什么样的想法,李次山作为药市行会会长,虽然以二十万两打发了那几个药商。但是药市行会和李家的损失是明晃晃摆在那里的。

  一连数天,他都在想着,怎样去弥补这些损失,怎样在李老爷子面前再现一个辉煌的手笔,让李老爷子刮目相看。

  在李次山苦苦思索着有什么办法弥补损失的时候,在金碧大街不远处的一个纵深的院子里,一个落魄老仆从打扮的老人,则是痛快地大笑了几声,嘴里嚷嚷道:终于轮到我出场了,真是憋死了

  听到这句话语的沈宁和应南图,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就连一旁的沈则远,也差点压抑不住笑容。是啊,这个闲不下来的岳父,终于要出手了。

  江南胡氏安和堂在昆州的分号,就在金碧大街之上,一处占地颇大又古色古香的药材铺子便是。胡氏安和堂虽然占了江南半壁药材江山,但是在昆州整个药号、药堂多到数不清的地方,倒也不是那么引人注目。

  直到这一天,胡氏安和堂门前竖起了一个牌子,上门写着几个大字:收购三七,每斤百两,另外还有众多安和堂小伙计在金碧大街之上高声吆喝:收购三七,每斤百两收购三七,每斤百两

  伴随着这个牌子和吆喝传遍昆州药界的,还有胡氏安和堂当家人胡不涂来到昆州的消息。胡不涂之所以来到昆州,就是为了高价收购昆州这里的三七。

  昆州的三七,占了大永三七的七成,江南的胡氏安和堂前来昆州这里收购三七,在往年,这不算什么大事。但是如今,昆州的大部分三七,已经被朝廷征收去了,昆州药市之上流通的,只有少量三七。

  就算胡氏安和堂开出再高的价格,也只能竹篮打水无功而返了。昆州药市不少人这样想道。

  所谓三七,就是要栽种三到七年这个药材才能有所收成,如今昆州的上万斤三七,都被朝廷征收去了,哪里还有那么多三七呢

  胡不涂笑吟吟出现在胡氏安和堂,他笑得憨厚的样子,就像个田家翁。连日来,他以安和堂当家人的名义,约见了昆州的各大药商,开出了百两的高价来收购三七,可是这些药商,也只能摇摇头。

  这个价格,比起朝廷征收的每斤一两来,无疑是天差地别;这个价格,也是朝廷征收之前炒到的最高价格;这个钱财,这些大药商们也很想赚。

  可惜,唉唉唉,他们手头上都没有什么存货了,就算有,也是不能卖的偌大的昆州,总不可能将所有的三七都卖出去吧

  诸位手中真的没有三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