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三章 仪服之礼
��盛年等官员在慌乱之余,忙不迭地给太子更正过来,少不了一番惊吓流汗。

  可是当他们看见太子恋恋不舍地看着那九旒冠时,邱盛年的心里巴凉巴凉的,觉得头顶有几只黑乌鸦在飞过:难道是没人跟你讲过九旒冠就只能戴那么几次吗随皇上祭祀、册封、谒庙、纳妃,数来数去,也就是这几个场合了

  此事也被火速上报到沈华善那里,邱盛年将太子那如望美人之远去恋恋不舍的眼神也描述得极为精准。这样简单直白的错误都能犯,说实话,邱盛年对太子感到无比佩服

  沈华善听了之后感到无比愤怒,拍着桌子大喝道:难道没有人给太子讲过大典吗难道东宫内侍没有人知道大典吗难道东宫仪服内侍没有监督这些吗

  结论还真是没有没有人给太子讲过大永礼仪中最基本的大永大典,而现在在东宫当差的内侍和宫女,竟然没有一个人懂得大永大典

  原先就说过,太子,上官景安,在被册封为太子之前,长于深宫,从未接触政事,在他被册立为太子之时,尚未开府,自然就不了解这些礼仪制度,反正一切都有内侍、宫女打点。

  而容贵妃在先期的时候,也只当上官景安是一般皇子一样教养的,哪里会跟他说什么九旒冠和三梁冠的差别

  后期,容贵妃又为上官景安谋划这谋划那的,一来二去的,竟然还真的没有人对太子说过这些基本的礼仪之道。

  而东宫的内侍和宫女之所以不懂,那就更简单了

  长泰帝因为高观、李进建议太子营建鞠场之事,迁怒了东宫所有的内侍和宫女,因而东宫内侍、宫女大换血,新补充进来的都是忠厚、没有势力牵扯的人。

  忠厚也就是办事不灵活,没有势力牵扯就是不得主子重用见识少。这样的主子和这样的奴仆,当然就可以发生将三梁冠换成九旒冠这样的乌龙事了

  沈华善想清楚了这个乌龙事,不由得哭笑不得,太子在换上三梁冠之后,倒是欢天喜地等待着太子良娣进来,可怜底下的詹事府官员是一片静穆。

  他们在詹事府等待着沈华善的训话,看着沈华善黑如墨斗的脸色,这些官员都忍不住想摸摸额头,似乎有冷汗了。

  沈华善也想摸摸额头,好险啊,心里也感到一阵阵后怕。

  好在先前的年长的皇子都失去帝心,被逐到偏远的封地为王了,后面的皇子又太小,不然十二皇子能不能坐稳这个太子之位还真是难说,这太子犯傻得也太厉害了

  早些日子前恭后倨的事情就不说了,现在竟然还闹出换冠这样的事情来,真是真是什么都说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