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二章 三策
�不得的。但是话没有说完,儿臣就接到父皇的宣召了。父皇,这太子将沈华善的话说一半藏一半。

  他并不敢在长泰帝面前说那上中下三策,他不笨,若是让长泰帝知道自己有培植势力之心,那就麻烦了,说不定父皇对沈华善的怒气会转移到自己身上。

  那么,你是觉得父皇的做法对呢还是赞同沈华善的话呢长泰帝又问道。

  太子见到长泰帝的脸色并没有不豫,语气也是和缓,知道此刻他的心情或许不错,便立刻回答道:儿臣正为难,无法判断,请父皇训下。

  这几句话,倒是料着长泰帝的心思了。而长泰帝此刻,也是一心想着教导太子了。

  长泰帝说道:父皇之所以要在这个时候撤给事中,就是为了让你能更好地做皇帝,做一个更加自由不受臣下拘束的皇帝。父皇这么做的原因,就是为了集权,这也是帝王心术之一。父皇用了四十年,才能在现在把给事中这个职位撤掉,这也是为了大永的江山,不然,按照这样发展下去,大永皇帝的权力会越来越小。这是他作为一个帝王的考虑,和臣下的想法,当然不一样。

  你要记得,一个帝王,绝对不能受臣下压制,也绝对不能被臣下左右。反之,你可以左右他们、压制他们,平衡朝中的势力。这样,你才会在这个位置坐得舒服。父皇在位四十一年,到了晚年,才知道,这个位置,父皇一直坐得不舒服,所以父皇要为你扫清障碍,让你坐得舒服。

  想到早年有诸皇子压制,中年有盛王隐患,晚年又受给事中掣肘,长泰帝便觉得周身不自在。

  倘若做皇帝都不能随心所欲,那么还做来做什么呢可恨自己临到老年之时,才想明白这个道理。他一定不能让皇儿也像自己一样,一定要让他舒心自在不留任何遗憾。

  太子想起鞠场那件事,自己想营建一个鞠场都不可以,还引起了那么大的腥风血雨,对长泰帝这一番话是感同身受,认为长泰帝这样的想法做法是完全正确的。

  父皇只是做了第一步,以后的事情还需你做下去的。这给事中一职,父皇是无论如何都要撤掉的。但是皇儿你可以利用这一次的事情,去获得沈华善等官员的信服,渐渐在朝中建立令名,来来,为父告诉你,东宫在这次事件中,应该怎样做。

  然后,长泰帝就小声地交代太子要做的事情,听得太子眼神发亮,嘴角不自觉地扬起。

  末了,长泰帝又说:父皇老矣。詹事府沈华善等官员,是父皇给你的磨刀石,你可以用他们,却不能够信他们你年纪小,还要依靠和倚仗他们,等你积聚了自己的势力,有了自己的威信和资本,再便宜行事。沈华善建议你上表反对撤给事中,也是想让你在朝中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