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国子监论道
��听太傅提到过俞谨之的大名了,到了他登上皇位之后,也曾听臣子提起过他。没想到他这么高寿,竟然还来到了京兆

  想到景泰大街的沈宅盛况,长泰帝也很想见一见这位俞谨之了,不知道京兆士子慕名的俞谨之是怎样的人长泰帝便给沈华善传了话:朕想见一见俞谨之,明日带他进宫吧。

  长泰帝见到俞谨之的时候,不禁有些失望。须发皆白的老头。还能如常行动,精神看着还可以,也没有异于常人的地方啊。

  俞大家,朕还是太子的时候,就曾听太傅提起过你。这么多年也不曾得见。听说你还曾见过父皇长泰帝问道,特给俞谨之赐了座位,以示他对这位学问大家的看重。

  大永以文治理天下,他身为帝王,也要表率一二,中书舍人还在一旁拿笔记着起居注呢。

  俞谨之对长泰帝的关意表示了感激和道谢,道自己确实曾和先帝见过几面,得先帝厚遇,先帝对自己的文名褒扬有加,而自己这么老迈了还只写得了几本书,实是有愧皇恩云云。

  长泰帝和俞谨之共同回忆了先帝惠和帝的文学修养,面上都对于这位早逝的帝王无比怀念,心里是作何想法就不好说了。

  最后长泰帝给了俞谨之不少赏赐,还令内侍首领张盛亲自送其出宫。长泰帝这种厚遇名宿大儒的做法得到了门下给事中和御史台的上书称颂。

  俞谨之的名声在面圣之后更隆,不少士子都守在景泰大街,就是为了见一见俞谨之。

  国子祭酒卫复礼也对俞谨之发出了邀请,希望俞谨之能为国子监生讲学一番,帖子写得情真意切,很希望俞谨之能够答应。

  作为对国子祭酒的回复,也为了对沈宅外的士子有一个交代,俞谨之答应了卫复礼的要求,答应为国子监生讲学

  但他也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他讲学当天,国子监得对外开放,只要是京兆士子想来听他讲学,国子监都得放人进来。

  这个要求虽然有些难办,但是卫复礼还是答应了。两者遂定于三月二十八那天,俞谨之在国子监讲学。

  俞大家将在国子监讲学,而且京兆士子都可以去听讲这个消息是从沈家传出来的,这不啻是京兆士子的福音众士子为此沸腾不已

  直到核实了这个消息,围在沈宅外的士子才逐渐散去。

  到了三月二十八这天,京兆士子都无比激动,早早就去了国子监等候,就连三省六部的许多官员,也去了国子监。

  三百名国子监生、众多京兆士子和官员,将国子监挤得水泄不通,京兆尹罗士敬临时调了不少京兆守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