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走私事发
了周家的家奴了朝臣们觉得思绪有些混乱了。

  周家可是三皇子的母族,难道三皇子就是那走私的幕后之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吏部侍郎周阳煦上折子自辩,称王琦早就赎身脱籍。离开周家已有三十多年了,早就和周家没有了来往,王琦的所为,周家根本就不知道。

  周阳煦言辞也甚为激烈,指责钱惟准质疑上意是另有居心,滥用监察御史监察百官的权力,两人直接就在宣政殿殿上争论起来了。让朝臣们目瞪口呆。

  当然这样的争论是没有意义的,长泰帝将钱惟准和周阳煦训斥了一番,发话弓弩走私一事到此为此,支持了兵部的审理结果。

  不过耐人寻味的是。长泰帝却要求三皇子府捐出三万银子,充作弓弩制作之用。朝臣面面相觑,这是对三皇子府的惩罚吗还是别的什么这里面关三皇子什么事他们都不明白长泰帝这个决定是表示什么意思。

  让我们将时间调回到前两晚,钟粹宫内,容贵嫔正小心翼翼地观察着长泰帝的神色。猜测着他的喜怒变化。半个时辰之前,内侍首领张盛向长泰帝禀告了一个消息,直到此时长泰帝才知道弩坊署曾出现过一个天才匠人,只是这个匠人如今下落不明,这可是大永的极大损失

  长泰帝自然惋惜不已。不由得向容贵嫔说了这个天才匠人的事情,容贵嫔听了之后,状似惋惜地感叹了几句,给长泰帝上眼药:若真有这样一个天才匠人,北疆边境何愁不平只是王琦、陶彬畏罪自杀了,真是可惜了,不然还能探听出那个匠人的下落这一点,长泰帝也深有同感,这王琦、陶彬两人也死得太早了。

  不过王琦既然曾是周家家奴,应该也不可能会一下子断了和周家的联系吧,会不会周家知道些什么事容贵嫔话语捎来带去的,转到了周家身上,长泰帝有多看重自己的文治武功,她是最清楚不过了。

  长泰帝一定会想方设法打探那个匠人的事情的,她要做的,就是在长泰帝心里插一根针,引出长泰帝对三皇子的猜疑,这样,她的孩儿才有上位的机会。

  听了容贵嫔的话,长泰帝心里也有了想法,他在猜测这个匠人是不是被周家和老三得了去。

  果然,第二日,长泰帝就密诏了上官永平,询问那匠人的事情。上官永平听了长泰帝的问话,心里惊惧非常,不知道长泰帝怎么会知道了这件事情。

  上官永平当然不敢说实有此人,他还曾把这个人偷偷藏起来,如今这个人还被人劫走了这样的事情,这些,都是万万不能说的

  父皇,儿臣根本就不曾听说过有什么匠人的事如果不是京兆官员都在说弩坊署的事情,那么儿臣连弩坊署竟然有弓弩流了出来也不会得知的请父皇明察上官永平这样信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