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部分
�写信,可是写了很多封都没有回音,可能早就不在那个地方了。母亲于是整天以泪水洗面,嚷着要去新疆找茂强。

  自从茂民、茂娥出事后,母亲经不住任何事情的刺激,谁说也听不进去。茂生说再等一段时间如果还不回来,他就去新疆找人。

  正当一家人讨论着如何去新疆的时候,茂强回来了。

  茂强在车站上流浪了一段时间后,靠着装棉花包子挣的钱买了车票。茂强回来的时候剃了个光头,脸越发显得瘦小,与实际年龄很不相称。衣服已经破得穿不成了,背子上被火烧了个大d,看得人触目惊心。村里来了许多人看他,大多数是看笑话的。

  那年冬季,征兵工作正在进行中。“一人参军,全家光荣”。凡是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资格去乡上报名。茂强跑到乡上,偷偷地给自己报了名。宝栓在高音喇叭里宣读报名名单的时候家里人才知道了这件事。茂生赶到宝栓家的时候,征兵办的人也在那里。茂生说茂强的年龄根本不够,差两岁哩!宝栓查了户口,就是差两岁,于是把茂强的名字勾掉了。

  说心里话,茂生父母是不想让儿子去参军的。村里往年参军的几个都复员回来了,不是学了喂猪,就是学了骑马,回来后没一点用处,文不文武不武,不愿意受苦,白白耽搁了三年功夫。农村人嘛,要讲究个实际。文能文,武能武,千万不能半文半武的样子,一辈子没出息。这个家里已经有一个先例,不能再赌这个气了。

  征兵工作进展顺利,眼看就要结束了,村里体检上的两个孩子都到县城去集合,第二天就要出发,乡亲们都准备为他们送行哩。

  当夜幕已经将帷帐拉合,大地沉浸在一片灰蒙蒙的氛围中的时候,一辆军用吉普车高鸣着汽笛驶进了黄泥村。谁也没有想到,那竟是专为茂强而来的!

  寒暄几句后,小小的陋室内便挤满了人:乡委书记、乡长、乡武装干事、送兵的干部以及生产队干部共十几人。好奇的村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都竞相来看。霎时间,小小的院里站满了人。

  ——原来是让茂强去参军的,且明天早晨就要出发,今晚必须得到达县城——而此刻,茂强却在界子河跟冬有拉茅粪哩!

  同家长稍事商量,便驱车去寻找茂强去了。

  周崇德和妻子都愣住了:“不是没有茂强吗?”

  乡委书记说:“你们周茂强是个好孩子,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要求参军。虽然他年龄不够,可这孩子态度很坚决,几次来乡里要求去,真是好样的!”

  “就是去也不能这会来叫人家走吧?——亲戚未见,什么都没来得及准备,是否太仓促了?”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