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李秀玲】(1)
  卢玉没再说什么,李秀玲也没敢再问。

  后来她熟悉了环境,也逐渐开始从容起来。

  卢玉就没再陪她,她知道,卢玉和张晓芬站在一起,就在那片黑暗里。

  她倒是一次都没敢过去看看。

  就这样,两个月过去了。

  李秀玲每天赚一点,或多或少,维持在比刷盘子略高的收入水平。

  丈夫仍然是下肢瘫痪的状态,说话也只能用简单的一些发音来表达。

  女儿倒是说话越来越流利,经常逗得人发笑。

  然而的时候李秀玲笑不出来,即使有笑容,也大多是给家人看的。

  婆婆偶尔会开导开导她,但这并不起多大作用,每个人都明白,这个家最大

  的问题是需要钱。

  而这个问题,随着债主登门变得越发紧迫起来。

  当年丈夫工伤时,他的单位效益就已经很不好了,尽管报销了一部分手术和

  治疗费用,仍然需要家人自己筹措剩下的缺口,当时李秀玲的婆婆把老家的房子

  都卖了,因为着急,还被人压了价。

  除此之外,又不得不向别人借了几笔钱。

  这其中,最大的一笔钱来自刘哥。

  其它几笔则分别来源于亲戚和几个熟识的朋友。

  刘哥当年和李秀玲在一个厂子,俩人最初还曾经有过那么一点点交集,刘哥

  对李秀玲有点意思,但那时候她觉得刘哥不务正业,不踏实。

  后来刘哥办了停薪留职,据说是和几个哥们从南方倒腾回来一些小商品卖,

  一来二去就发了小财。

  彼时万般无奈,李秀玲找到了他,刘哥二话没说,当时就拍了三万块钱出来

  帮她补上了医药

  费的缺口,只让她写了一张借据。

  如今倒不是刘哥找上门来。

  是个平日里做小买卖的亲戚,款子其实也不算非常多,五千元。

  做生意,无论大小,难免有个资金周转不开的时候,何况当年人家实实在在

  拉了自己一把,如今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有借有还,再借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