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一百一十六章 一个地球一个帝国
p; 宣平四十四年,这注定是一个平稳的一年,海外部分土著国家之间的战争,对大唐内部的发展没有什么负面印象,甚至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毕竟好几千万唐元的海外军需物资订单呢。

  这订单多了,自然也就能够进一步促进国内企业的发展,毕竟大唐武器贸易公司的背后是三大武器公司,而三大武器公司的背后,实际上是整个大唐工业体系。

  这些订单到了最后,将会分润到整个工业体系来,为大唐帝国的工业体系发展提供一笔不小的助力。

  不过,外部的这些刺激远不如帝国自身的推动作用大。

  毕竟大唐帝国的经济体系里,内需才经济动力引擎。

  这是一个拥有三亿多人口,以本土为核心,美洲为辅,其他海外领地再次之,土著国家再次之的全球经济体系是庞大的

  甚至为了完整的调查帝国内的经济状况,皇家理工学院经济系甚至是结合诸多数据参考,制定了国民生产总值这么一个衡量经济发展的标准。

  而根据的不完整初步统计,大唐帝国在宣平四十三年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一百二十亿唐元,这是一个相当恐怖的数据。

  统计出来后,一度导致内阁诸多大臣们都有点愣住了:我们每年能创造这么多财富?

  还有,为啥我们的税收还这么少?一年才几个亿,难道不应该收个几十亿吗?

  不过皇家理工学院经济系的负责教授如此道:“这有什么奇怪的,帝国的工业产值占据全球工业产值的百分之九十九以上,有一百多亿很正常。”

  这话,大家都爱听,所以一票大臣们都是齐齐点头!

  但是教授接下里的话就让人有点不爽了。

  “而且统计数据里包含了大量的农畜产业,我们三亿多人口,随便种点粮食放点牛马羊,那都是几十个亿的产值了,这些数据没有多大意义。”

  对此,农部尚书略微皱眉,随便重点粮食?麻蛋,为了养活三亿多帝国子民,我们农部千辛万苦才把农畜产值提上来,到你这边竟然没有多大意义?

  老夫想打人……

  教授继续道:“至于税收,你们说的几个亿的只是中央税收,地方税收可没统计进来,如果算上地方税收,那么一年都十几个亿了。”

  税部尚书眉头一皱,税收嘛,几十年前开始大家就很默契的只说中央税收了,这一年才几个亿而已,大家都能接受,你突然把地方税收拿出来说,民众们知道了一年收